求高手帮忙写篇论文

题目不限,大致范围就是我为祖国站讲台,写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
字数在4000字左右

我为祖国站讲台
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用自己的师德、博爱、智慧和战胜病魔的乐观态度在学生和所有人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她就是吴玲。从与她生前交往的点点滴滴,从她的学生、同事、亲人的描述中,让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吴玲。
洒在每一片绿叶上的晨露是那样的晶莹
郑州22中是二七区的一所初级中学,位于郑州市区西南的城乡接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几个村子。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涌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务工人员。这样,22中的生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当地的“村民”子弟,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如何让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喜欢数学课,是吴玲到新单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班上有不少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或心存畏惧,有的就干脆放弃了。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吴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把抽象的公式、定理生活化、人情化。她发现孩子们爱看动画片,即使是再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看到动画《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时都会乐滋滋的。于是,吴玲也跟着看,从中琢磨道理,悟出了“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数学感到好奇”的教学导引方法。几何课上给学生讲三角的内角和,吴老师从学生语文课学过的苏东坡的“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到旅游时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再引发开来,什么内角、外角、内错角、延长线……三角板在黑板上左比右画,学生们一个个眼瞪得溜圆跟着转,三角板一挥好像音乐家挥舞指挥棒。慢慢地,大家都感到数学有趣了,喜欢了。
2001年5月,在一篇《捧着一颗赤心献给教育事业》文章中,吴玲写到:“二十多年来从未因事、因病而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每天都是出满勤,干满点,早出晚归,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老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把我的一颗爱心都献给了学生……”
在她任教的97届学生中,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叫张娜,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活泼开朗,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班上同学们都喜欢她。可是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小张娜却沉默寡言了,眼睛里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常是独自一人发呆,对班上活动也不大热心。吴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课后,她把张娜叫到一边,话还没说,张娜就哭起来了。原来,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她已有一个多月一直是和奶奶在一起的,“人,活着真没意思。”吴老师听后半天没有说话,她把张娜搂在怀里:“孩子,你以后就把老师当妈妈吧。”在吴老师的帮助下,张娜挺了过来。可是,后来的一天,小张娜又是哭着进了教室,原来,她心爱的复读机丢了。张娜是个倔强的女孩子,她喜欢英语课,复读机是她用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又把无比珍惜的一头长辫子剪下卖了才凑齐了钱买的。吴玲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家里就给儿子秦澎讲了这件事儿。儿子半天没吭声,悄然走到自己房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自己的复读机拿了出来:“这个,你送给你的学生吧。”吴玲看着懂事的孩子说:“到下个月发工资了,妈妈再给你重新买一个。”“算了,不要了,不用复读机,我照样能学好英语。”小秦澎知道,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七十多岁的奶奶治病还要用钱。看着懂事的孩子,吴玲急忙扭过身去:“谁让你是老师的儿子呢!”现在,已是大学生的张娜还珍藏着那个复读机,她要把它作为永恒的纪念。
陈延鑫同学父母在郑打工,由于家远有时干脆就不走了,几张课桌一拉,就和衣睡在教室里。一天,狂风挟着大雨在教室外呼啸,温度骤然下降,他四下望望,只有一块擦黑板的抹布可以御寒了。这时,听到有人在上楼,他开门一看,是秦澎,一个和自己个头差不多的男孩儿,浑身上下被雨水打得透湿,腋下夹着一个用塑料袋装着的东西,他进门说,我是你们吴老师的儿子,我妈让我给你送来一条毛巾被。说罢,放下就走了。陈延鑫望着老师送来的毛巾被,热泪涌了出来,他狠狠地对自己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为老师争光。”期终考试时,陈延鑫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几名提高到第四名。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吴玲一贯主张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景点去游览、到烈士陵园去参观、到博物馆和科技馆去学习、到郊外去野炊、到公园里去义务劳动、到贫困家庭去做好事……在这些活动之前,她都要精心设计,一次围绕一个专题,在那里举办主题班会。如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路上讲给大家听;到汤阴县岳飞故里参观时,她还请当地的一位岳姓老人为同学们讲岳母剌字的传说,并和同学们一起齐声诵背岳飞的《满江红》,同学们列队在民族英雄的故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学们激越的声音回荡在秋天的田野上。吴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在少年们心灵里播撒着真、善、美。
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吴玲以自己50年的人生历程,实现了她的人生格言: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个人的幸福通过工作来体验。吴玲多才多艺,当年下乡插队时,就在业余宣传队跳舞。1977年,当时摆在她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到文工团去当演员,一是到学校去教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还是选择了当教师。同学们当时劝她:“依你的天赋,到文工团肯定能出名的。”她说:“我喜欢歌舞,到学校后,肯定能和学生玩到一起。”那是1996年的一天,吴玲正在校园里和学生谈话,忽然有同事喊她:“吴老师,你的电话。”吴玲接了电话,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是郑州某中学的校长,你是吴玲老师吧?你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调到这里来教书?”
一连几天,吴玲的思想都在激烈地斗争着。那是一所在郑州市很有名的学校,生源质量好,容易出成果,而且,听说,他们快要盖新家属楼了。吴玲动心了。
后来的一件事让她把这事给忘了。那天,她们年级的一个年轻班主任急急忙忙地找到吴玲:“吴老师,班上有个男生两天都没来上课了,打电话问他家里,他父母忙着做生意,说也没见到他了,怎么办呀?”这位二十来岁的班主任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找!”吴老师说道,“去把班上平时爱和他一起玩的学生叫来。”经过排查,吴老师断定这孩子八成是在哪个游戏厅里了。于是,一连三天,吴老师和那位班主任骑着自行车,在市区一条街一条街地找,见游戏厅就进,饿了就啃块面包,到了第三天傍晚,终于在一家游戏厅里把那个学生给“揪”了出来,当时,他已是蓬头垢面,在游戏厅里整整玩了三天三夜。出来后,他怕回家挨揍,吴老师就把他领到自己家里,给他下了热腾腾的番茄鸡蛋面让他吃,又让他换上儿子秦澎的衣服,把他的脏衣服通通给洗了一遍,然后就给他一遍遍地讲道理,这个孩子后来慢慢地一点一滴地改了过来,参了军,还提了干,这是后话。那位校长后来又来电话催吴玲,当吴玲把这三天的事情讲给了那位名校校长后,电话那边思索了一会儿,说:“你真是一个好老师,这样吧,什么时候愿来,我们都欢迎你。”
吴玲的丈夫是一个工程师,他写得一手好字。他们结婚后,吴玲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应常练字,将来还说不定能成为书法家呢。”吴玲给他找的练字方法就是下班回来,晚上帮自己刻蜡板:学生的测验试卷、名人故事名言录、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等,30年来,刻的蜡纸摞起来有好几尺厚,老秦从未有过怨言。
童话《红菱艳》里,有一种红舞鞋,说是谁只要能穿上,就能跳出世界上最优美的舞姿,可就是不能停下来,要一直跳下去;谁要是领略了这跳舞的快乐,谁就会一生一世都喜欢这红舞鞋。吴玲就是这样痴迷上了神奇的“红舞鞋”,而且在吴玲的感染下,郑州22中学的老师们也都是在三尺讲台上跳得那么快乐。
壮哉师魂化彩虹圣洁师心万年青
22中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精神抖擞的中年女教师向学校走去,到傍晚时分,才看到她离开学校,一年又一年,学校门口的保安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位老师早出晚归的身影却从未间断过。这位老师就是吴玲。
去年年初,有同事发现一向步履轻快的她走起路来显得吃力,而且时时额头冒出虚汗,就关切地问她,是否哪儿不舒服,要注意身体,去医院检查一下,她总是笑笑说,没事儿,回过头来又照样忙她的工作了,那段时间,她们年级一下子新来了四五位年轻教师,她除了上完自己的课,还要帮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工作,学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一晃又是几个月过去了。
4月的一天,连续几天已吃不下东西的她在课堂上差一点晕倒,在同事的催促下,她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经确诊是肿瘤,医生当即要她住院治疗。“住院?要多长时间?最少是多少天?”吴玲还在问,她放心不下年级里六个班的几百名学生……
在学校领导的督促下,吴玲在医院住了三四个月,由于多次化疗,她的身体很虚弱,病情稳定后,本应该是在家休息的,可是,连她爱人也找到学校李校长,说让她到学校去干点工作,比在家休息对身体恢复还要好些。于是,她又返回了心爱的校园。李素萍校长望着这位可敬的大姐,含着泪答应了她的要求。为了不让她过于劳累,就安排她到图书馆的阅览室,谁料到,吴玲这一下子又发现了干工作的“新大陆”。她到这里的当天,就把图书馆、阅览室里所有的窗帘都取下带回家里洗了一遍,每天她还是很早就到校,把每一扇窗户、每一把桌椅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图书馆工作太重要了,这里是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的粮仓。”于是,她拖着虚弱的身体,每天爬上爬下,把积存多年的图书都整理归类、贴上标签,为图书制作索引,定期向老师和学生推荐优秀书刊,还辅导学生们成立了“逸兴书社”,定期组织学生们交流读书体会;她又从家里拿来针、线,把多年积存下来的杂志按年分类装订成册。就是在假期里,她也是每天到学校分发报纸杂志,大年三十,她照样来到学校,把老师们和各教研组的报纸分好送到各自的报箱里。
今年3月,吴玲的病情再度复发,这次,她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再也没有回来。可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和她的学生分开。
就是在今年母亲节那天,在外地上大学的张娜特意回到郑州,她特意打扮了一番,又到花店里买了一束鲜花,和范方方一起来到了吴老师家,她们要给老师一个惊喜。可是,叫了半天还是没有人开门。这时,邻居家的门开了,一个老太太对她们说:“你们的老师又住院了,秦澎和他爸也去照顾她了,在省肿瘤医院。”
赶到医院,张娜和范方方惊呆了,这是自己的老师吗?平时里步履轻盈、笑语朗朗的老师,一个来月未见,已是那般消瘦。医生说:“你们的老师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她俩在医院里伺候了一天老师,晚上回到家里,她们打开电脑,在“校友录”里把吴老师病重的消息发了帖子。很快,吴老师教过的学生们,有的已为人父母了,有的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还有的是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大家在网络上聚到一起,商议为吴老师治病。远在深圳、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当飞行员的刁健讲:“自己在深圳的房子能值40多万,如果需要,就把房子卖了,来为吴老师治病。”陈延鑫的父亲是开出租车的,他向儿子表示:只要是吴老师的事儿用车,随叫随到。
可是,尽管医生做了最大努力,吴玲老师的病情却在一天天地恶化着。2004年7月12日,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祖国的好女儿、人民的好教师吴玲同志还是离开了我们。
吴玲在病床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托同事把一封信转给她任教的初二年级五班和六班学生,信中写到:“……党楠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发扬……同学们要听你们新老师的话,为班级争光……班上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上网,最近出了一本很好的书《爱,你准备好了吗》,很适合同学们读读,要想法找到,作为这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材料……”
郑州22中校园,在暑期里应是宁静的,可是,7月14日上午,操场上却是站满了人,大家从这里出发,去给吴玲老师送行。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了,现在和以前开封的同事们来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来了,已到别处去打工的原学校的保安也来了……有一位老奶奶,泣不成声逢人就说:“俺那孙子,从小就没有爹妈,自小就好打架,要不是遇到吴老师,还不知道会学成啥样子。如今,俺的孙子上大学了,可她这说走就走了……”
校园里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吴玲老师生前喜欢的那些歌曲:《红梅赞》、《珊瑚颂》、《洪湖水浪打浪》……低徊的旋律里,校园里那一群群洁白如雪的白鸽,在郑州刚下过雨的、蓝碧如洗的天空里飞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02
我为祖国站讲台
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用自己的师德、博爱、智慧和战胜病魔的乐观态度在学生和所有人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她就是吴玲。从与她生前交往的点点滴滴,从她的学生、同事、亲人的描述中,让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吴玲。
洒在每一片绿叶上的晨露是那样的晶莹
郑州22中是二七区的一所初级中学,位于郑州市区西南的城乡接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几个村子。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涌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务工人员。这样,22中的生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当地的“村民”子弟,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如何让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喜欢数学课,是吴玲到新单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班上有不少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或心存畏惧,有的就干脆放弃了。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吴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把抽象的公式、定理生活化、人情化。她发现孩子们爱看动画片,即使是再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看到动画《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时都会乐滋滋的。于是,吴玲也跟着看,从中琢磨道理,悟出了“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数学感到好奇”的教学导引方法。几何课上给学生讲三角的内角和,吴老师从学生语文课学过的苏东坡的“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到旅游时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再引发开来,什么内角、外角、内错角、延长线……三角板在黑板上左比右画,学生们一个个眼瞪得溜圆跟着转,三角板一挥好像音乐家挥舞指挥棒。慢慢地,大家都感到数学有趣了,喜欢了。
2001年5月,在一篇《捧着一颗赤心献给教育事业》文章中,吴玲写到:“二十多年来从未因事、因病而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每天都是出满勤,干满点,早出晚归,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老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把我的一颗爱心都献给了学生……”
在她任教的97届学生中,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叫张娜,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活泼开朗,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班上同学们都喜欢她。可是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小张娜却沉默寡言了,眼睛里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常是独自一人发呆,对班上活动也不大热心。吴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课后,她把张娜叫到一边,话还没说,张娜就哭起来了。原来,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她已有一个多月一直是和奶奶在一起的,“人,活着真没意思。”吴老师听后半天没有说话,她把张娜搂在怀里:“孩子,你以后就把老师当妈妈吧。”在吴老师的帮助下,张娜挺了过来。可是,后来的一天,小张娜又是哭着进了教室,原来,她心爱的复读机丢了。张娜是个倔强的女孩子,她喜欢英语课,复读机是她用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又把无比珍惜的一头长辫子剪下卖了才凑齐了钱买的。吴玲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家里就给儿子秦澎讲了这件事儿。儿子半天没吭声,悄然走到自己房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自己的复读机拿了出来:“这个,你送给你的学生吧。”吴玲看着懂事的孩子说:“到下个月发工资了,妈妈再给你重新买一个。”“算了,不要了,不用复读机,我照样能学好英语。”小秦澎知道,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七十多岁的奶奶治病还要用钱。看着懂事的孩子,吴玲急忙扭过身去:“谁让你是老师的儿子呢!”现在,已是大学生的张娜还珍藏着那个复读机,她要把它作为永恒的纪念。
陈延鑫同学父母在郑打工,由于家远有时干脆就不走了,几张课桌一拉,就和衣睡在教室里。一天,狂风挟着大雨在教室外呼啸,温度骤然下降,他四下望望,只有一块擦黑板的抹布可以御寒了。这时,听到有人在上楼,他开门一看,是秦澎,一个和自己个头差不多的男孩儿,浑身上下被雨水打得透湿,腋下夹着一个用塑料袋装着的东西,他进门说,我是你们吴老师的儿子,我妈让我给你送来一条毛巾被。说罢,放下就走了。陈延鑫望着老师送来的毛巾被,热泪涌了出来,他狠狠地对自己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为老师争光。”期终考试时,陈延鑫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几名提高到第四名。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吴玲一贯主张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景点去游览、到烈士陵园去参观、到博物馆和科技馆去学习、到郊外去野炊、到公园里去义务劳动、到贫困家庭去做好事……在这些活动之前,她都要精心设计,一次围绕一个专题,在那里举办主题班会。如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路上讲给大家听;到汤阴县岳飞故里参观时,她还请当地的一位岳姓老人为同学们讲岳母剌字的传说,并和同学们一起齐声诵背岳飞的《满江红》,同学们列队在民族英雄的故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学们激越的声音回荡在秋天的田野上。吴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在少年们心灵里播撒着真、善、美。
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吴玲以自己50年的人生历程,实现了她的人生格言: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个人的幸福通过工作来体验。吴玲多才多艺,当年下乡插队时,就在业余宣传队跳舞。1977年,当时摆在她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到文工团去当演员,一是到学校去教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还是选择了当教师。同学们当时劝她:“依你的天赋,到文工团肯定能出名的。”她说:“我喜欢歌舞,到学校后,肯定能和学生玩到一起。”那是1996年的一天,吴玲正在校园里和学生谈话,忽然有同事喊她:“吴老师,你的电话。”吴玲接了电话,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是郑州某中学的校长,你是吴玲老师吧?你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调到这里来教书?”
一连几天,吴玲的思想都在激烈地斗争着。那是一所在郑州市很有名的学校,生源质量好,容易出成果,而且,听说,他们快要盖新家属楼了。吴玲动心了。
后来的一件事让她把这事给忘了。那天,她们年级的一个年轻班主任急急忙忙地找到吴玲:“吴老师,班上有个男生两天都没来上课了,打电话问他家里,他父母忙着做生意,说也没见到他了,怎么办呀?”这位二十来岁的班主任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找!”吴老师说道,“去把班上平时爱和他一起玩的学生叫来。”经过排查,吴老师断定这孩子八成是在哪个游戏厅里了。于是,一连三天,吴老师和那位班主任骑着自行车,在市区一条街一条街地找,见游戏厅就进,饿了就啃块面包,到了第三天傍晚,终于在一家游戏厅里把那个学生给“揪”了出来,当时,他已是蓬头垢面,在游戏厅里整整玩了三天三夜。出来后,他怕回家挨揍,吴老师就把他领到自己家里,给他下了热腾腾的番茄鸡蛋面让他吃,又让他换上儿子秦澎的衣服,把他的脏衣服通通给洗了一遍,然后就给他一遍遍地讲道理,这个孩子后来慢慢地一点一滴地改了过来,参了军,还提了干,这是后话。那位校长后来又来电话催吴玲,当吴玲把这三天的事情讲给了那位名校校长后,电话那边思索了一会儿,说:“你真是一个好老师,这样吧,什么时候愿来,我们都欢迎你。”
吴玲的丈夫是一个工程师,他写得一手好字。他们结婚后,吴玲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应常练字,将来还说不定能成为书法家呢。”吴玲给他找的练字方法就是下班回来,晚上帮自己刻蜡板:学生的测验试卷、名人故事名言录、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等,30年来,刻的蜡纸摞起来有好几尺厚,老秦从未有过怨言。
童话《红菱艳》里,有一种红舞鞋,说是谁只要能穿上,就能跳出世界上最优美的舞姿,可就是不能停下来,要一直跳下去;谁要是领略了这跳舞的快乐,谁就会一生一世都喜欢这红舞鞋。吴玲就是这样痴迷上了神奇的“红舞鞋”,而且在吴玲的感染下,郑州22中学的老师们也都是在三尺讲台上跳得那么快乐。
壮哉师魂化彩虹圣洁师心万年青
22中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精神抖擞的中年女教师向学校走去,到傍晚时分,才看到她离开学校,一年又一年,学校门口的保安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位老师早出晚归的身影却从未间断过。这位老师就是吴玲。
去年年初,有同事发现一向步履轻快的她走起路来显得吃力,而且时时额头冒出虚汗,就关切地问她,是否哪儿不舒服,要注意身体,去医院检查一下,她总是笑笑说,没事儿,回过头来又照样忙她的工作了,那段时间,她们年级一下子新来了四五位年轻教师,她除了上完自己的课,还要帮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工作,学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一晃又是几个月过去了。
4月的一天,连续几天已吃不下东西的她在课堂上差一点晕倒,在同事的催促下,她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经确诊是肿瘤,医生当即要她住院治疗。“住院?要多长时间?最少是多少天?”吴玲还在问,她放心不下年级里六个班的几百名学生……
在学校领导的督促下,吴玲在医院住了三四个月,由于多次化疗,她的身体很虚弱,病情稳定后,本应该是在家休息的,可是,连她爱人也找到学校李校长,说让她到学校去干点工作,比在家休息对身体恢复还要好些。于是,她又返回了心爱的校园。李素萍校长望着这位可敬的大姐,含着泪答应了她的要求。为了不让她过于劳累,就安排她到图书馆的阅览室,谁料到,吴玲这一下子又发现了干工作的“新大陆”。她到这里的当天,就把图书馆、阅览室里所有的窗帘都取下带回家里洗了一遍,每天她还是很早就到校,把每一扇窗户、每一把桌椅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图书馆工作太重要了,这里是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的粮仓。”于是,她拖着虚弱的身体,每天爬上爬下,把积存多年的图书都整理归类、贴上标签,为图书制作索引,定期向老师和学生推荐优秀书刊,还辅导学生们成立了“逸兴书社”,定期组织学生们交流读书体会;她又从家里拿来针、线,把多年积存下来的杂志按年分类装订成册。就是在假期里,她也是每天到学校分发报纸杂志,大年三十,她照样来到学校,把老师们和各教研组的报纸分好送到各自的报箱里。
今年3月,吴玲的病情再度复发,这次,她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再也没有回来。可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和她的学生分开。
就是在今年母亲节那天,在外地上大学的张娜特意回到郑州,她特意打扮了一番,又到花店里买了一束鲜花,和范方方一起来到了吴老师家,她们要给老师一个惊喜。可是,叫了半天还是没有人开门。这时,邻居家的门开了,一个老太太对她们说:“你们的老师又住院了,秦澎和他爸也去照顾她了,在省肿瘤医院。”
赶到医院,张娜和范方方惊呆了,这是自己的老师吗?平时里步履轻盈、笑语朗朗的老师,一个来月未见,已是那般消瘦。医生说:“你们的老师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她俩在医院里伺候了一天老师,晚上回到家里,她们打开电脑,在“校友录”里把吴老师病重的消息发了帖子。很快,吴老师教过的学生们,有的已为人父母了,有的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还有的是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大家在网络上聚到一起,商议为吴老师治病。远在深圳、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当飞行员的刁健讲:“自己在深圳的房子能值40多万,如果需要,就把房子卖了,来为吴老师治病。”陈延鑫的父亲是开出租车的,他向儿子表示:只要是吴老师的事儿用车,随叫随到。
可是,尽管医生做了最大努力,吴玲老师的病情却在一天天地恶化着。2004年7月12日,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祖国的好女儿、人民的好教师吴玲同志还是离开了我们。
吴玲在病床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托同事把一封信转给她任教的初二年级五班和六班学生,信中写到:“……党楠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发扬……同学们要听你们新老师的话,为班级争光……班上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上网,最近出了一本很好的书《爱,你准备好了吗》,很适合同学们读读,要想法找到,作为这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材料……”
郑州22中校园,在暑期里应是宁静的,可是,7月14日上午,操场上却是站满了人,大家从这里出发,去给吴玲老师送行。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了,现在和以前开封的同事们来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来了,已到别处去打工的原学校的保安也来了……有一位老奶奶,泣不成声逢人就说:“俺那孙子,从小就没有爹妈,自小就好打架,要不是遇到吴老师,还不知道会学成啥样子。如今,俺的孙子上大学了,可她这说走就走了……”
校园里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吴玲老师生前喜欢的那些歌曲:《红梅赞》、《珊瑚颂》、《洪湖水浪打浪》……低徊的旋律里,校园里那一群群洁白如雪的白鸽,在郑州刚下过雨的、蓝碧如洗的天空里飞翔。
第3个回答  2009-08-21
我给你写,不过需要2000分,或者200RMB
第4个回答  2009-08-21
才200分 谁会帮你写啊
第5个回答  2009-08-28
12332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