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里,大学和职场脱节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3-15

“大学”多么美好的词语,涵盖了多么美好的憧憬和梦想。大学是我们在没去之前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老实说我向往大学非常的向往(在我没上大学之前的想法),我想象中的大学,没有老师管,没有作业做,可以不用早起,还可以逃课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以随意的挥霍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时间,可以谈恋爱,可以去以前不能去的地方,例如酒吧之类的地方。我可以肆无忌惮的上网,我可以不回宿舍也没有人查寝,我可以做这样做那样。


大学VS职场

Part1:
关于大学——在大学的我们可以每天睡懒觉,没人会来管你,没人会约束你,你依旧不愁吃穿,因为有你的父母会资助你的。
关于职场——在职场的我们每天都需要早起去公司,不能迟到更久别提翘班了因为有人事来管你,不能偷懒因为你的顶头上司时时都在看着你,动不动的你的工资可能就不保了,再一个不小心你的饭碗可能就不保了。

Part2:
关于大学——我有亲爱的室友,还有可爱的同学,更有爱护我的老师,他们对我都是一片的赤诚之心,特别我的室友什么都为我考虑好了,我们之间有着很纯美的友谊。
关于职场——我有需要时时堤防的上司领导们,还有需要注意的同事们(因为我的言辞稍有不慎,可能不知道会从哪儿飘落到了整个办公室)。

Part3:
关于大学——我有一个什么也不要求的女朋友,我们是高中一起的同学,我们对彼此只有真心的感觉,想在一起所以在一起了自然而然,顺其自然。
关于职场——在职场若是想要找一个女朋友,简直难如登天啊,职场的人们大多会更加趋向于现实了,不再是以前学校时候的想法和思维。

Part4:
关于大学——我们的消费观念完全的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不用发愁这个月的房租怎么办,我们可以买自己想买的,可以去吃自己想吃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
关于职场——我们每个月的工资都是拖这个城市平均薪资的后腿的,我们需要去焦虑每个月的房租水电气费,我们没办法拿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工资肆意挥霍了。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都是我们在大学与职场之间逐渐脱节的信号,我们好像离开大学,走入职场开始,就像是走入了一个新世界。新世界的大门通往那个地方我们都不清楚,我们不知道这道门后有些什么,但是我知道的肯定不似大学那样的“温柔”了,这道门后波涛汹涌,暗藏了很多未知的狂风暴雨,我们不能退,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即便知道前方的路可能并不好走,但是我们需要去适应这期间的“脱节”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岔路口,我们会打开很多的奇妙之门,我们会推开很多的阻碍,我们需要去战胜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挫折,我们需要去让自己适应所有的环境的变化,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在变,我们本身也需要不断进行改变去适应大环境。

第2个回答  2017-03-04

在我的眼中,大学仅仅是我们进入职场的一个小型缩影。


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进入社会,每一个阶层,都是在不断提高,范围,同样在逐渐扩大。
说到脱节,还真没有感受到,因为大学当中我们学习到的知识,远远高于之前的小初高,但是若是没有这些,又怎么会有现在吸收大学知识的我们呢?

曾经听到一个人的演讲,再加之一点自己的个人见解,虽说在长辈们的眼里,这是一个让我们以后可以找到好工作的踏板;但是在我这里,我知道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堂的那些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布置作业,同学的相互督促,以及家长的遥遥期盼。


大学,我们之所以在读,在于我们自身的自控力,在于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在于我们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真才实学,更是要凭借团队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相应的所有任务。


当你了解到这些,你就又提高了一个层面,视野也随之更加开阔一些。
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去法国看一看,看一看那里的春去秋来,四季变化。曾记得有人曾经提起过,法国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家,可以谈情说爱而不被束缚,每条街道都充满着诗意。
在他的描述当中,让本人了解到的那里不仅仅是一个浪漫之都,更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大学当中,生活圈子虽小,但是却很精致。因为你在进入社会这个可以包容一切的圈子之前,大学,教会并且熏陶你的,是你周身的气息,他能不断的提高你的眼力,手力,以及动脑能力。
说实话,在上大学之前,本人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也不存在什么特长和优点,直白的说,就是一个从乡下出身的农村小女孩。


经过四年的大学熏陶,本人可以更加自信的讲自己是做什么的,有什么能力,脑袋也聪明了些许,最重要的是能够正视自己的面孔,说实话,我还真觉得自己挺好看也蛮可爱的,哈哈,容我自夸一下。


若你非要我说出来一个脱节的地方,那么我只能说,学校里面的坏人比较少,勾心斗角虽说也有,但是也会是相对少一些的,都在讲进入职场将会有多么多么的可怕,若说我没有被这些说法吓到的话,那也是假的。


但是开头就说了,大学就是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一个社会的缩小版,就像是一个我们在走楼梯迈出的最后一步之前的那一个台阶,都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在上大学做的事情,都是为以后进入社会做铺垫。


对于真正的职场,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我希望,带着你沉重的小脑瓜,努力的去思考,肯吃苦,肯积累,肯凝聚力量,就没有什么是难得倒你的,包括你的猪队友。

昨天看到有人在说,猪队友,是的,猪队友,岂有弃之的道理,应该直接拉出去枪毙。


耳边想起了林俊杰唱的加油
说一声加油,一切更美好!


第3个回答  2017-02-25

虽然说大学是个小社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但当你真正步入社会,成为一名职场人士时,你就会发现大学和职场脱节得还是比较严重的。


首先是大学里你认识的人有限,而且也不会有太过奇葩的人。但进入职场就不一样了,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行为你可能都无法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与人交往的经验有限。我室友家在外地,来合肥工作后准备租房住。和房东谈好了价钱,一个月680,加上押金100,她一共付了780元。但是当天晚上她姐姐知道她租房后,不愿意让她租房,让她住在自己家里,因此当天晚上就把她接走了。

第二天我和她一起去找房东,看看能不能把租金要回来。我和她想得都很简单啊:毕竟昨天才租的嘛,而且一天都没住过,就算100元押金拿不回来,680元的租金应该能拿回来吧?后来才知道我们太单纯了!因为房东根本不愿意把租金还给她。还说什么我室友不守信用,说好租一个月就必须得是一个月。虽然房东说得也有道理,但是至于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吗?后来我室友的姐姐就说我们才刚进入社会,还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了,以后就会学着聪明了。

说实话,这样的事情在大学里我确实没遇到过,也没有想过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更没想到房东居然不愿意退钱…但是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自己吃亏了。也许正是因为还没有步入职场,所以自己的想法都很幼稚,以为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预想来进行,而当事情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时,就会感觉受不了打击。ಥ_ಥ

其次就是大学学习的很多知识感觉到了职场一点都用不到了,这就很尴尬了。比如你平时不会特意用英文和同事交流,也不会有一堆高数题目等着你去解答,更不会有人问你为什么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文件整理好,将那份报表处理好…于是你就会感到茫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也是很多职场新人短时间内无法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转变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就像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所以感到茫然无措。我实习时就是这个样子,面对一堆不熟悉的工作,发现自己学习的什么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突然毫无用处,秒秒钟懵圈,不知道自己还能整啥。但是话说回来了,就算学过什么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真让我做与之相关的工作,我估计也得一脸蒙圈。后来慢慢学着处理一些事情,才逐步适应职场生活。

大学毕竟是大学,在大学里,我们还是学生,一些想法和行为都难免幼稚。因此刚步入职场时难免会吃亏,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些难忘的事情,我们才能学会成长。

第4个回答  2017-03-26

大学和职场是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的,下面具体阐释这一点。

1、大学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术研究,大学生学到的东西也以理论为主,而实践的东西很少,特别社会科学类这个现象尤为突出。而职场上讲究的是实践经验,是一场实战,它比大学里的状况要现实得多。

2、从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也许在一个大类里面,而你的工作可能对应到了一个小的点,学校没有义务也不可能针对每个人的每个小点进行专门的拓展。因此在职场上只能靠自己摸爬打滚才能前行。

3、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将所学或者所好用作实践的动力和欲望,导致对职场或者更大一点,行业,在就业前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这样的大学生在职场上面临的风浪将会更大。

总之,大学带着特有的性质,而它和职场里面的风风雨雨完全不一样。大学的学术职能导致其没有从根本上有解决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根本义务;而大多数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经历也让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能力。

所以,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及行业分支,并了解这个行业究竟是什么样子,以让自己毕业后就能做出理性且相对正确的选择。



第5个回答  2016-09-09

从‘游乐场’模式进入到‘荒野求生’模式!”

 我以为是大学应该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之前的应试教育系统,生产的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学生,而且应试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竞争,我稍有不慎,就被你超过,所以我要时时提防你。而社会之所以叫做社会,是因为社会是人与人的联系体,双拳难敌四手,想成大事者,一定是在身边拥有一批得力干将,以团队的身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如果大学还是一味地强调分数,就会在后来社会生活中脱节


两种模式分别培养出不同的思维。

  游乐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幻境,这个幻境里不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老师只需传授知识,你只需接受。老师们永远会这样教导你:“当你疑惑的时候,去翻教科书!去查文献!或者随时跑来问我!”这些话的潜台词是,前人已经为你预备好了答案。

  所以在学校里,你思考问题时总会从理论出发:某某人在某某时间提出了某某理论,“哇,今天又学到个新知识!”;又至理论为止:通过一番思考和探究,你又验证了一遍该理论,或者(更牛一点的)对理论有新的扩展或深化,“哇,又写了篇好paper!”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理论所在的领域,其最初的起源,正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问题或者受某个真实的现象而引发。而你在接触该理论时,那个现实问题早已不存在或者不重要了;或者,它依然重要,而你却毫不关心。所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沿着前人铺就的道路走下去,却不知道,这条道路到底是要通向何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