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如题所述

国内地质科学研究历史悠久,但系统的国家地质研究工作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时欧美一些地质学者在我国进行过路线踏勘调查。

1.2.2.1 国内地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史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由章鸿钊主持,培养了我国自己的地质人员,为开创我国地质工作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冀、鲁、晋、鄂等省。较为正规的区域地质调查始于1916年,叶良辅等人测制了1:5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1920年缩编为1:10万地质图并出版了《北京西山地质志》;王竹泉、谭锡畴、刘季辰、李捷等分别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展了大面积的概略地质调查,并相继编制出版了太原、济南和南京等幅的1:100万地质图。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赵亚曾、丁文江、黄汲清、王曰伦等主持并先后完成以下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宁镇山脉地质图,1:100万江西地质图,1:25万湘、黔、南岭地质图、1:25万湖南长衡区地质图、1:25万广西南岭地质图、1:20万四川西康地质图、1:20万四川省地质图等。

1936年,李四光先生首次全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地质调查所积累的资料,编著了《中国地质学》(英文版),从山脉构造(地质长城)出发,依据褶皱和断裂的干扰和排列特征,把全球性大地构造划分为东西褶皱带、“山”字型、交叉大断裂、南北向“之”字型或“歹”字型等构造体系,提出了“地质力学”理论。

1945年,黄汲清应用槽台学说,综合研究了各地质时代的海陆分布、沉积厚度以及岩相和厚度的变化、岩浆活动、褶皱、断裂和变质程度,划分出地壳活动地带(地槽)与稳定地带(地台)。将我国分为前寒武纪地块、加里东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燕山褶皱带以及喜马拉雅褶皱带等各大单元。对我国大地构造做了第二次较系统的概括。

1949年后,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展开,从此,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入了新纪元。区域地质调查大体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以东部地区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地质图为主,进行了1:20万区调的试点。

第二阶段:1958~1966年,东部地区基本完成了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图工作,广泛实施了1:20万区调,同时开始了1:5万区调试点。

第三阶段:1966~1980年,除西藏外,全国已基本完成(未统计台湾省)1:100万区调填图,除西部高寒地区外,大多数省、自治区已陆续完成1:20万区调工作,在重点成矿远景区带选择性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此期间,1979年9月国家地质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孙大光任部长;1980年2月恢复省级地质机构。

第四阶段:1981~1985年,东部地区逐步开展1:5万填图工作,1:20万区调在西部地区广泛实施。开展了青藏高原1:100万空白区区调填图,继续进行边远高寒地区的1:20万区调。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始编写区域地质志并进行区域矿产总结。此间,1982年5月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孙大光继任部长;1983年,省级地质局随之改为地质矿产局。

第五阶段:1986~2006年,这是1:5万区调工作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1:5万和1:25万区调工作,工作重点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及西部地区,标志着我国的区域地质调查正在与国际接轨。期间,1986年,我国第一部《矿产资源法》颁布;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叶天竺任第一任局长,从体制上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地质工作新体制框架。随后,组织实施“全国地质大调查”工作,填补和更新了一批基础地质图件,提高了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在青藏高原、新疆南疆和大兴安岭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部署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围绕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关键带、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和国民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等。

第六阶段:2006年以后,1:5万区调已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和重点经济区全面展开。至2011年,青藏高原1:25万区调填图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国中比例尺区调填图陆域全覆盖。全国其他地区广泛开展了1:25万编填工作,从而推动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与国际全面接轨。

1.2.2.2 国内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得以系统展开。截至2011年,实现了包括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空白区在内的小、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同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与世界同步,完成了6000km深地震反射剖面,实施了6口深部科学钻探,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

“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全国每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4×104km2,实现“地矿资源保障工程”的国家目标,建立“地质找矿新格局”。因此,基础区调工作,尤其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1)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

至1990年,1:100万区调填图已基本完成;相关成果及综合编制的全国及大区域区调成果均已出版。

(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至1999年,1:20万区调已完成国土面积的70%,占应测面积的93%;1999年以后,在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直接实施了1:25万区调填图,截至2011年已完成1:25万区调569×104km2,占陆域面积的59.3%;在西部重要成矿带、构造带(如龙门山带)及中东部地区部署了1:25万区调修测工作,即在1:20万区调成果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按照数字填图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开展多目标的综合调查、修测,更新我国中比例尺基础地质图件。

(3)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在国家东南部沿海重点经济区、中西部重要成矿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重点城市及国家急需的重点地带已完成一批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至2012年,1:5万区调填图面积累计完成262×104km2,占陆域面积的27.3%。

(4)其他专项地质调查

主要有城市立体地质调查(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等城市)、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化探、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5万,面积约106×104km2)、遥感地质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在甘、吉、黑、新、蒙等地开展了1:25万三北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5×104km2;在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及东南沿海和环渤海海岸带开展了1:25万环境地质调查,总面积100×104km2;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调查面积470×104km2),以及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开展了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建立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编辑出版了《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中、英文版),建立了数据库,出版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