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简史、现状与展望

如题所述

(一)区域地质调查简史

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是近60年的事情,但地质思想的萌芽在远古就已经产生。如北宋沈括根据山崖上出现的卵石和螺蚌,推测此地为昔日之海滨;东汉时期就知道石油,而煤作为燃料始自汉朝等。以上实例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矿产了,但是这些科学思想在当时未能得到发展,甚至受到束缚扼杀以致淹没。

我国近代之地质科学活动是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欧美一些地质学者在我国进行过路线踏勘调查。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业部矿务司下设地质科,由创立祖国地质事业有卓越贡献的章鸿钊领导主持,随即着手培养我国自己的地质人员,为开创我国地质工作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16~1949年间随着地质机构的逐渐设立和地质人员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当时全国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内地,如冀、鲁、晋、鄂等省。较为正规的区域调查始于1916年,是从北京西山开始的,由叶良辅等人测制的1:5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后缩成1:10万地质图于1920年出版了《北京西山地质志》。王竹泉、谭锡畴、刘季辰、李捷等分别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展了大面积的概略地质调查,并相继编制出版了太原、济南和南京等幅的1:100万地质图。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以后,先后出版了宁镇山脉地质图,1:100万江西地质图,1:25万湘、黔、南岭地质图,1:25万湖南长衡区地质图,1.20万四川西康地质图,1:20万四川省地质图,1:25万广西南岭地质图等。参与上述地质调查和研究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主要有:赵亚曾、丁文江、黄汲清、王曰伦等。

1936年李四光根据我国地质调查所积累的资料,首次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在其著作《中国地质学》一书中,他由现在的山脉构造(地质长城)出发,依据其中的褶皱和断裂的干扰和排列,结合应力、应变分析和模拟试验,把全球性大地构造划分为东西褶皱带、山字型、交叉大断裂、南北向之字型或歹字型等构造体系。

1945年黄汲清根据各地质时代的海陆分布、沉积厚度以及岩相和厚度的变化、岩浆活动、褶皱、断裂和变质程度,划分出地壳活动地带(地槽)与稳定地带(地台)。将我国分为前寒武纪地块、加里东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燕山褶皱带以及喜马拉雅褶皱带等各大单元。对我国大地构造作了第二次较系统的概括。

我国的1:5万区调工作发展较晚,最早的正规区调工作始于1952年地质部成立之时,自此我国区调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计划,在国家层面上组织编制完成了东部地区1:100万区域地质图及说明书;1955年在新疆建立第一个中苏合作区调队,次年组建南岭、秦岭和大兴安岭3个中苏合作区调队,开展1:20万区调试点;1958年开始,我国分省(区、市)组建专业区调队,到1960年,全国建立了27个省(区、市)专业区调队,大规模的1.20万区调工作由此展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早期,地质矿产部把加强1:5万区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进一步明确了1:5万区调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工作部署,迅速调整和加快了1:5万区调工作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1:5万区调工作高潮。即便如此,我国当时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与一些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在区调工作中开始重视吸收国外先进的地质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并组织进行了少量探索性试验研究。如:1981年地矿部原区测局组织闽、浙、皖、甘四省地矿局区调队有关人员,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兆鼐、翁世劼的指导下,以总结我国火山岩区地质填图经验为基础,编写和公开出版了一部《火山岩区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推广火山岩区双重制图法;安徽区调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守信的指导下,采用了现代地层学理论和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在沉积岩发育区测制了1:5万巢湖市幅地质图(组图)。1985年地矿部召开了全国性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对上述成果予以推广并要求扩大试点。山东省在1:20万区调修测图幅中,进行了变质岩区构造-地层填图方法试验。通过这些零星的试验研究,利用新的填图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以传统的地质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填制的地质图件,无论在表达所获取的地质信息还是地质科学理论等方面,已越来越不适应地质科学发展和新一轮普查找矿形式的需要。我国地质前辈们深刻地认识到,系统地学习并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创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地质填图方法十分必要。为此,1986年,在原地矿部地矿司和科技司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设立了“1:5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列入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16项,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发育区的1:5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调填图方法。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先进地质填图方法,又包含我国的研究成果,通过选择典型的试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了目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和创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地质特色的花岗岩类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并以此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质图,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的程度和水平。

(二)区域地质大调查现状

我国近几年已完成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填图,实现了全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现介绍如下:

1.1:25万区域地质大调查(亦称国土大调查)

围绕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部署了1:25万区调修测工作。在1:20万区调成果基础上,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按照数字填图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开展多目标的综合调查、修测,更新我国中比例尺基础地质图件。共部署了川渝滇黔、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和数字区调野外示范等项目。

2.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在国家部分沿海重点经济区、中西部重要成矿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重点城市(如:天津、重庆、长沙等)及国家急需的重点地带已完成了一批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面积达164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7%。

3.城市立体地质调查

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六城市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和1项物探方法技术研究及综合研究。完成了1:5万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调查,总面积达2.18×104km2,1:25万工程地质结构调查,面积0.43 x104km2,1:1万工程地质结构调查,面积0.14×104km2,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面积2.53×104km2,等地质项目,均取得了示范性的成果。

4.区域重力调查

在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阿拉善、冀蒙相邻地区、秦岭、祁连山、东昆仑东段、北山地区、西南三江、南岭等重要成矿区带部署了 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总面积38.8×104km2。填补青藏高原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空白区,总面积103×104km2

5.区域化探

在大兴安岭、西藏、西昆仑、可可西里和青海三江北段的空白区域,部署1:50万区域化探5.9×104km2,1:20万区域化探41.2 x104km2

6.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海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的第四系覆盖地区,即:浙、苏、琼、吉、辽、黑、闽等沿海经济带、江淮流域(皖)、鄱阳湖周边地区(赣)、成都经济区(川)、洞庭湖区(湘)、江汉流域经济区(鄂)、沿江经济带(渝)、黄淮平原经济区(豫)、环北京经济区(冀)、黄土高原盆地经济带(晋)、黄河下游流域(鲁)、河套农业经济区(内蒙古)和珠江三角洲(粤)等第四系覆盖地区,部署了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面积106×104km2

7.遥感地质调查

现已完成1:5万高空摄影19×104km2,低空成像光谱数据0.3×104km2。配合青藏高原1:25万地质填图,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藏西、西昆仑等地区展开前期遥感地质解译;配合典型成矿带1:10万地质填图和矿产预测工作,在滇西北、内蒙古北山和豫西南安排了1:10万遥感地质调查;开展了全国32个省(市、区)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建成了信息系统。还开展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等基础地质环境调查,总调查面积近400×104km2

8.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开展了省级1:25万三北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面积约5×104km2;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东南沿海和环渤海海岸带开展1:25万环境地质调查,总面积100×104km2;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共部署调查面积470×104km2

9.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共包括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与地层对比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湖泊形成演化机制及其环境响应、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等项目,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建立全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及数据库(英文版)、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的编辑出版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