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学前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如题所述

近代印度的学前教育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地初期的教育,第二个阶段是东西方教育争论时期,第三个阶段是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第四个阶段是民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时期。

1、殖民地初期的教育

在殖民地初期,尽管印度原有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但到了19世纪初,无论是这些固有的高等学校还是乡村小学,都呈现出一种江河日下的状态。从整体上看,东方教育是这一时期印度教育的基本特征。

2、东西方教育争论时期

早在1792年,一篇题为《关于大不列颠的亚洲事务中社会状态的观察》的文章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其主张在印度建立一种类似于西方的教育。由此引起了印度教育史上东学派和英学派之间的争论。

3、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

1853年,印度政府在重新审视了教育的发展后,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计划,史称《教育急件》,为殖民地印度的教育的西方化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印度教育的发展制定了蓝图。殖民地教育的西方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基本确立。

这种西方化的教育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起了推动和巩固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教育了印度人民,尤其培养了一批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使人们开始觉悟并开始兴办民族教育来反对官方的殖民教育。

4、民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运动主要是以本地的基础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展开的,因而又称作基础教育运动。

印度学前教育的作用

印度的学前教育除了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外,还要为儿童提供综合的、全面的发展。所谓综合发展,包括儿童的生存、健康、安全、保护、教育和心理成长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印度学前教育的重要目的。

印度学前教育的最主要作用是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定基础。然而,现实是义务教育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政府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该五年计划强调学前教育对儿童的重大作用,尤其对于父母是文盲的家庭更是有着双重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