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兴趣

如题所述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在不断改善,但对课外阅读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在学校基本看不到学生课间阅读课外书的,在家访、家长会中经常跟家长谈起,家长反映,孩子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自己工作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在家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面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迫在眉睫。要使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在农村家庭普及,很多家庭都买了电脑。电视、电脑对小孩子的诱惑几乎占据了孩子的全部课外学习时间,使得很多学生不喜欢看课外书。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课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营造阅读氛围。   1、布置良好的读书空间。   要使学生有阅读的意识,就要给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激发阅读欲望。利用教室这个学生学习的空间,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读书名言:“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也许学生对这些经典名句的理解不如教师想象的那么深刻,但天天看着,时时念着,营造了一种读书的氛围。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让身边的伙伴,一同龄人的眼光去领略书的有趣与奇妙,让读书的孩子为自己能有展示的机会而骄傲,也让身边的孩子有学习的榜样。当然,读书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喜好,展示的权利也人人平等,教师要经常更换学习园地中的这一板块,甚至对一些偶尔有不错表现的孩子“偏心”一下,争取在一个学期中人人展示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   此外,现在农村的孩子,条件都不错,可以组织学生创设班级图书角。俗话说:“交换一个苹果,还只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获得两种思想。”由此,我教育学生,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交换一本书籍,相当于看了两本书。学生们都同意我的看法,纷纷将自己喜爱的书放进图书角推荐给大家,还让学生定期更换,把自己喜爱的书跟同学分享。   2、安排适当的读书时间。   要让学生多读书,就必须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 鲁迅 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努力去挤,总会有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中段的学生,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很难做到静静地看上一本书。我想,不看书,更别提有读书的兴趣了。我让学生每天在书包里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夏天天气热,中午出去运动不太好;春天多雨,也不适合户外运动……只要是有空,我就鼓励学生拿出课外书多翻翻,也可以和同学交换阅读,翻着翻着,读书的乐趣就给翻出来了,许多学生甚至连上课了都不愿意放下。   除此之外,我还规定了固定的阅读时间。周一的早读课,周三的午读时间,教师进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开始个别学生,拿着课外书,就没有看的想法,看几行就不想看了,但一看周围同学 和 老师,他也就安下心来,真正融入书中,看得也是那么津津有味。此时的教师,可以拍拍这个人的肩,摸摸那个人的头,是亲近学生,又是督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对他的重视。同时,也可以随机轻轻地与学生交谈,给学生提问,检验阅读的效果,随机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二、以教师为榜样激发兴趣   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讲有趣的典故,多谈读书的收获,读到有趣的好看的书,要主动推荐给学生,使他们觉得读书有乐趣。3、4年级的学生很爱听故事,可以把课外书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有一次,上课前我跟学生讲:“老师昨天花了一晚上,就把一本书看完了,真是太好看了。”很多学生急忙就问:“是什么书?”我就跟学生说:“老师给你们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吧。”学生热情高涨,趁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告诉学生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大家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也可以自己去书店买。于是许多同学纷纷跑图书馆,跑新华书店。第二天,班级当中好多同学手上已经捧上了这本书,没有的同学多围在边上看,有点还预定好要跟同学借阅了。这样利用课前几分钟生动形象地讲给他们听,让这些精彩的故事成为“诱饵”,诱导学生因趣而寻书来读。   三、以课文为导航激发兴趣。   巧借课文“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后,推荐学生借阅《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学习了老舍的《猫》、《白鹅》,介绍学生阅读他的文学作品。在学生进行了阅读后,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并及时表扬和奖励。以课内带课外,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有目的、有兴趣去读。   四、以活动为抓手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以来,上级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平时,开展了书香校园建设。寒暑假,总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统一的假期读物。比如《我爱祖国的蓝天》《英雄中国》等等,各类读物在物质上给了学生阅读的保证。书香校园的建设,更加丰富的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内容。在广泛的阅读基础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积极参加给类比赛,是学生展示能力的一次次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表现欲、好胜心强,我们可以在小范围内组织各类读书兴趣活动。比如运用班队课开展“读书沙龙”,将看到的故事编成小小课本剧,进行班级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感受读书的乐趣。到了四年级,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日积月累本,每天晚上看完课外书,记下书名、作者、文章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写下自己读后的体会、感想。在此过程中,我没忘记鼓励,每星期一次展评,评选“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这种激励制度也会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五、家庭配合,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有赖家庭配合。教师要利用家访、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10岁左右的孩子爱看童话及富于幻想、探险、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并对具体的图书种类加以鉴别和选择。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能静下心,尽量排除外界干扰。让孩子走进书房便能静心宁神投入阅读。   农村家庭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让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可以是吃过晚饭)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家长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生动的亲情阅读能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