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道士两次下山救世,最后道观为什么被改成了寺庙?

如题所述

本文只谈道士下山救世,不谈和尚敛不敛财,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缺敛财高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民脂民膏养起来的肥头大耳,偏要被说成“慈眉善目”,历史的风雨毕竟会剥蚀所有的金装,露出那些木雕泥塑的本来面目。

咱们今天就只看史书记载的两次道士生逢乱世仗剑下山:成功了,救人数以亿计,不成功,则有去无回。而最让人气愤的是,那些下山救世血战余生的道士回来一看,眼前的景象让人又惊又怒又伤心:道观怎么改成寺庙了?

这种鸠占鹊巢趁火打劫的事情,发生在明末浮邱山,而不是宋末崖山,因为宋末元初的道士,很有威望,不但百姓敬服,就是官府也要给他们七分面子。他们的道观,别人还真不敢染指——长春真人丘处机,那可是成吉思汗心目中的“活神仙”。

有的小说把王重阳写成了“抗金义士”,因为抗金失败,这才在终南山挖了一个活死人墓。王重阳是汉(宋)人不假,但却被宋朝抛弃了,所以最后王重阳考取的是金国天眷元年的武状元(一说为武进士)。让金国武进士或者武状元来抗金,这玩笑开的就有点大了。

作为重阳真人最出色的弟子,丘处机光大了全真派,也成了宋、金、元三争抢的目标,审时度势,丘处机认为宋金皇帝大臣都不靠谱,国祚必不久长,所以坚决不去:“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释老》下同)”

丘处机之所以婉拒宋金两国的邀请,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他到成吉思汗那里,能救活更多的人:“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丘处机留在元军(当时还不叫元军),每天都在用道家理论劝成吉思汗不要大开杀戒。成吉思汗问丘处机:“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丘处机回答六个字:“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再问长生不老之术,丘处机只是淡淡一笑:“清心寡欲就行了。”这些至理名言,成吉思汗连听都没听过,所以他大喜过望:“您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神仙呀。”

自从丘处机来到身边,成吉思汗的性格中少了很多暴烈,多了几许清净平和。成吉思汗还下令把丘处机的话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后代:“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丘处机不助南宋抗元,而是去了成吉思汗身边,有些人对此很是不解甚至愤怒,但是我们要看看当时的实际情况:“时国兵(元军,明朝认为元朝是正统)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这些元军屠刀之下的大宋或大金子民,已经被他们的皇帝抛弃了,这些人的死活,根本就没人管,而丘处机的出现,却救了他们性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一个地方就救活了两三万人,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救活的人又何止成千上万乃至上亿?须知蒙元军队刚开始东征西讨的时候,所过之处是鸡犬不留的的。

其实丘处机深入虎穴劝成吉思汗止杀,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宋朝皇帝不是一个小孩子,如果满朝大臣不是在大兵压境之际还争权夺利,如果文人墨客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丘处机又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以七十四岁高龄,跋涉万里去吃白水煮出来根本就嚼不动的牛羊肉?

丘处机下山救世,止杀令活人数以千万计,所以他赢得了当世的崇敬和青史留名。但是另外一批道士下山,结局就比较惨烈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几乎无一人生还。

在明朝灭亡之前,浮邱山都是玄天真武祖师的道场,可是现在有机会去浮邱山的读者可以去数一数,那山里面有几座道观几座寺庙。

细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正是因为益阳地区六千道士中选出来的三千青壮年全部战死沙场,以至于浮邱山道门萧条,道家清修之地,变成了某些出家人收门票的地方——很奇怪他们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喝酒不吃肉也不娶媳妇,要那么多钱干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历史中道士两次下山救世,最后道观是因为,那些道士下山之后,全部战死沙场,导致他们的道观很没落,所以就被一些人改成了寺庙。
第2个回答  2020-10-29
因为那些道士下山之后全部战死沙场,导致浮邱山道门萧条,所以就被某些人利用改成了寺庙。
第3个回答  2023-05-11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中道教中有两次下山救世的事件:一次是在东汉末年,张道陵率领道士下山救民,成就了“黄巾起义”;另一次是在唐朝开元年间,张陵领导道士下山,试图平定安史之乱。然而,这两次事件并未导致道教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强势地位,相反,道教在隋唐以后逐渐衰落。在明朝时期,道教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个派别,其中正一道的龙门派被称为“道教第一派”,龙门派的道士势力曾经非常强大,但是随着明朝后期的政治动荡,道教势力逐渐转移至正一派,全真道逐渐没落,道教的影响力开始式微。到了清朝,由于皇帝乾隆和道教宗师:道光皇帝对道教的推崇,使道教得以重新兴盛。但是,清朝末期,拳民起义和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使道教的影响力再次下降。这些历史变迁的同时,由于宗教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原因,道观往往被摧毁或改变其宗教归属。因此,在一些历史时期,道观被改建为佛教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以适应时代变化和政治需要。
第4个回答  2020-10-30
因为道士多次下山救世,倍受人们的尊。后人为了纪念他把道观改成寺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