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弟子们对孔子接见互相童子不解

如题所述

[7•28]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读】
互乡人很难正常交谈,有个童子求见却能如愿,弟子们感到疑惑。孔子说:“赞同他的进步,不赞同他的落后。只是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改过求进步,就要赞许他这种自洁行为,不要纠缠以往的落后。”
【解说】
其一,小儿之遇。一曰互乡童子。蔡国互乡(今河南商水县固墙村),当地留下传说: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时,小孩调皮,朝马车扔石子,笑话老夫子怪模样(后颈有瘤),给随行弟子留下印象。二曰辩日小儿。据《列子·汤文》:孔子东游,遇两小儿辩“日何时近”,晨出“日如车盖”,当近;午照“日如探汤”当近。夫子不能决,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三曰项橐之遇。据敦煌变文:荆山之下的幽尔崮(旧称西崮山),有项橐故里(日照市魏家庄),小儿当路拥土筑城而坐其内,夫子车至不避,曰“只闻车避城,岂闻城避车”。夫子引车避城。至于其后项橐答夫子“共游天下”“共你博戏(游戏博弈)”“平却天下”“夫妇父母孰亲”之问,全成了经典的经学家之说(《子与项橐相问书》)。
其二,既往不咎。《论语》记“互乡难与言”,可见互乡民俗的非礼和刁难,以至于不近情理决非一般。互乡童子来访,孔子欣然相见,使得“门人惑”。夫子之举彰显不同凡俗的处世品质,以及“以直报怨”[14.35]的底线原则。报怨以直并不针对非原则性之事,出行被人难堪或无礼,并非大不义,更何况是小儿,且当地民风如此,虽然少教养缺善俗,无需计较。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为人锱铢必究,何以成大事?
其三,以德处人。孔子对互乡人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以诚帮人。细末之处见师德,见人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他人犯过失错,以宽容之心恕人,这正是孔子精神的实质。曾子是孔子花甲之年以后收的弟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4.5]。这一评价虽然偏狭,但缩小至孔子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并无不妥。以忠恕之心之行“克己”,才能实现复礼为仁。
【启示】
小儿辩日,对于当时之人确实有点难。这涉及到光折射和热辐射问题:早晨太阳大,是光折射和参照物形成视错觉;中午太阳热,是热辐射的直射叠加效应。车当避城,也符合调皮小儿的常理常情。至于项橐论道,演绎痕迹明显可见。
孔子一行过互乡,被小儿为难,肯定是实事,《论语》不载,为尊者讳而已。门人对孔子见互乡童子“惑”,也恰恰说明曾有过节。互乡童子敢于求见,也足见互乡民风之刁。《论语》先交代这一背景,突出“门人惑”,恰恰是要表明孔子的人格高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不仅是收束脩的教授,还是教化民众的教主。孔子授学解惑,无不体现了作为教育者的胸怀,和教化者的责任。因此,只要有机会,有要求,总能“诲人不倦”[7.2],且“为之不厌”[7.33]。
子曰:“以直报怨”[14.35]。门人惑,是以怨抱怨之心理。何为“直”?互乡童子的前嫌宿怨,无非是童子顽皮:以玄问或刁问难人,恰恰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现,即便以相貌取笑,充其量,也不过是年幼无知有失于礼貌而已。
互乡童子前来求见,这本身就是一种求贤向善的进步姿态。孔子是深有教训的。前522年,齐景公携晏婴造访了30岁的孔子;五年后“斗鸡之变”,孔子适齐,拜高昭子而见齐景公,而不回拜晏婴,结果晏婴劝谏齐景公不用孔子。
针对门人惑,孔子讲了看人的三条原则:以进步看人,以自洁看人,以发展看人。即以变化而非守旧眼界看别人的进步,以客观而非恩怨的气度看别人的本质,以积极而非消极的心境看别人的未来。对互乡童子如此,对其他任何人,又何尝不如此?这就是为人师表的胸襟,所谓“君子坦荡荡”也。大而言之,也是教化人、激励人是不可或缺的普适原则:一曰分清是非,厘清分寸,既要看到关键缺点,更要认同长处强项。二曰人非圣贤,都会犯错犯傻,既要允许人家有反省过程,更要促进这种进程。三曰人是变化的,小儿更容易塑造,既要不究旧过,不计前嫌,更要朝前看人。
【思考】
见“互乡童子”,表明孔子什么心态?
(引自《启世忠言—我说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