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如题所述

2.2.2.1 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小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历史性的。1982年前,我国小矿数量有限,产量所占比例也比较低。1986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矿数量和产量快速上涨,1995年达到最高峰,而后随着矿业秩序治理整顿的不断深入,小矿山的数量和产量比例呈下降趋势。近10年来,我国大量的小矿快速增加了矿产品产量,这期间小矿产量所占比例很大,及时弥补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矿产品的供应问题 (表2.2)。

表2.2 我国小矿产量比例变化

根据 《2006年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通报》,截至2005年底,全国年总产矿石量524896.15万吨,其中小矿产276450.00万吨,占总产矿石量的52.67%,且40%的煤、45%的铁矿、80%的铅矿、60%的锌矿、50%以上的铝土矿、50%的金、65%的钨矿、40%的锡矿、70%的锑矿、45%的锰矿以及70%的建材原料均来自小矿山;全国矿业工业总产值为56077932.73万元,其中小矿为22704849.51万元,占总产值的40.49%;全国矿产品销售收入为3523224.98万元,其中小矿为1866688.89万元,占总收入的52.98%;全国综合利用产值为48628097.82万元,其中小矿为20062159.97万元,占总综合 利 用 产 值 的 41.26%;全 国 利 润 总 额 为 7290042.12 万 元,其 中 小 矿 为2706317.73万元,占总额的37.12%。在统计的7项指标中,有4项指标 (即矿山企业数、从业人数、年产矿石量、矿产品销售收入)小矿均占总计50%以上。

2.2.2.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0年的实践证明,小矿开发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当地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小矿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部分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地起到了充实农村小康社会和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了 “三农”政策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2005年底全国采掘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503.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先后上了不少小煤矿、小铁矿、小水泥、小建材等小矿山。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了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为解决因剩余劳动力造成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作出了贡献,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2.2.2.3 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和矿业权市场的繁荣

矿业开发一般投资额较大,特别是大中型矿山建设,而小矿开发相对投资额小,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特点,小矿的开发能为许多经济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不同投资主体提供在矿业领域发挥作用的平台,使矿业市场主体多元化。由于长期以来小矿的大量发展和高强度开采,使原有长期累积的小矿资源快速大量的消耗。同时,由于地质工作体制的变化,小矿业主已不可能再无偿获得矿业权。因此,有能力的矿业主或社会其他投资者在上述背景情况下,开始投资矿产勘查,由于小型矿产地勘查一般具有相对的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相当部分投资者都是选择投向小型矿床的勘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由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矿业权交易活跃,为矿业权市场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客观基础。

2.2.2.4 有效利用废弃有限资源

我国很多小矿开采的是:小矿床,其资源储量少、规模小,矿床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技术条件差;分散薄层矿、鸡窝矿、构造复杂的小矿体;大中型矿的残矿、边角资源。而这三种资源均无法进行正规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但因小矿山企业大部分人工作业,正适合小规模开采这些资源,正好是与国有大中型矿优势互补。调研了解到,河北很多小铁矿山企业开采的矿体是全民企业开拓工程到位后因矿体厚度较薄 (一般不超过2米)而未开采的矿体;也有的小铁矿山企业开采矿体是经过大规模开采活动、国有矿山已报废的资源。所以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小矿山企业充分发挥了 “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正由于小矿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才使得这些规模小、形态复杂、变化大、分布分散的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这本身就是节约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小矿成为国有大型矿山企业的辅助力量,及时提供了大量矿物原材料,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矿物原材料。小矿的发展使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资源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