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礼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

500字左右

  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义’实际上是人的内心标准,而‘刑’(法律)只是人心外的标准。人的内心标准与心外之标准是‘君子与小人’的距离。
  我们明确了‘义’与‘刑’概念,再看“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所说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居于高位者的行为违背了义的原则’,国家居然还生存是侥幸。也就是说衡量‘ 居高位的君子’的行为标准是义,不能再是刑法!如果需要用法律来衡量他们的行为时,人品那就太低档了已属人渣,‘大夫必用有德’这是中国文化概念中的公平和正义!是义字的正解,中国古人处事是以义为标准的。
  《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唐初孔颖达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
  因此,我们从《礼记》中读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不是说大夫不受刑法约束呢?我们从历史上看就会明白大夫违法同样要受刑法制裁。最好记的大概是大禹的父亲鲧了,他因只治水不利,被舜帝所杀。而大禹因其治水之功,更重要的是大禹之德,舜帝禅让天下给他。   中国文化中认为‘君应知贤’、“大夫必用有德”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可‘逆设其刑’。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2

刑不上大夫:士大夫犯了法可以杀死但是不要折磨他们,让他们身体痛苦,因为他们是拥有知识拥有地位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4-01

郭德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