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区别

为什么说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
那么审美趣味的作用又是什么?

第1个回答  2012-02-03
审美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人的全部社会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地认识现实、产生理想,并实现理想的过程。人的审美理想就产生于这个过程中。作为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审美理想与一般的社会理想、观念又有所不同,而且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非逻辑概念所能函盖或替代,但是,要充分表现审美理想,使审美理想“物质化”,变成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东西,那就只有借助于透视审美理想的棱镜来反映现实的艺术才能做到。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以审美理想为媒介的认识,因此,它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倾向性和艺术方法、内容与形式。   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审美理想即你脑海里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理想状态的想象,这种想象决定了不同人的审美差别,当然就决定着一个人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会与别人的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
审美趣味
也称“审美鉴赏力”。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它直接体现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和评价。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虽然表现为直感的个别的选择方式,却包含着某些审美观念的因素,它是青少年自发审美需要和自觉审美意识的结合。
意义
一定的艺术思潮和一定的审美理想正是通过对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影响,作用于他们审美观念的形成,制约着他们审美发展的方向。所以,认识当代青少年审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