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简短回答

如题所述

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简短回答如下: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早在几千年前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早在传说时代,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当时,在中原黄河流域,主要有夏族;在东部的淮河流域和泰山之间,有东夷;在南方的黄河流域,有三苗;在西北地区的黄河和湟水之间,有羌族;在北方的蒙古高原,有荤鬻。夏族与周围各族都有交往联系。

夏、商、周三族都是很古老的民族。夏、商先祖可以追溯到史前,周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夏代。夏、商、周三族先后兴起,相继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中每个朝代统治时期,未取得共主地位的部族在生存发展,已失掉共主地位的部族也没有被消灭。

后一个朝代比前一个朝代疆域更大,将前一个朝代的疆土、人民包括进去。三代1000多年的历史上,夏、商、周三族之间的关系,有联合和归附,又有冲突和征服。西周建国后,夏、商二族都成为周朝的诸侯。联合和归附促进了融合,冲突和征服最后也导致了融合。

商灭夏后,夏、商二族发生了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融合的结果,于西周末期夏、商、周三代华夏族形成过程中,华夏族和四夷都是混合发展的产物。

在混合发展的过程中,华夏与四夷发生过一系列冲突,但更多的是共处交往和互相吸取,剧烈冲突以至征服统治对民族融合起了催化作用。到了秦汉时期,华夏族吸收了更多其他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汉族。

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特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社会经济不断地在发展。是随着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形成的。华夏族的形成特点解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社会经济不断地在发展。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而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

是随着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中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

西周分封建国,最多时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小国家,这些小国总称为“诸夏”。“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周王东迁洛邑(洛阳)后,王室的权威下挫,诸侯国之间频繁兼并,列强国家出现。夏和华二字互举为文,与裔和夷二字互举为文相同”。

左传里的记载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今而始大,比于诸华,诸华必叛,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华夏两字并称,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

汉朝以后又称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既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