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上长了很小的嫩芽,是白色的,还没有1厘米长,可以吃吗

如题所述

当土豆刚刚发芽或者牙长得还不大的时候,可以将芽及芽眼挖掉,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吃的,因为此时的毒素还集中在芽上、及芽附近的部分。毒素还没有扩展开来,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吃下足以导致食物中毒的土豆量,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土豆长了一点点小芽,不会吃出什么毛病。但如果土豆表面霉变,发青情况较严重,或者一个土豆上长了好几个芽,就应当毫不犹豫的扔掉,这样的土豆即使挖掉芽,即使没有中毒危险,营养和口感也所剩无几,没有留下来吃的价值。

扩展资料

1、发芽期

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块茎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bai显生长。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

2、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六叶或第八叶展平,即完成1个叶序的生长,称为“团棵”,是主茎第二段生长,为马铃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经过的时间较短,不论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个月。

3、发棵期

从团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叶展开,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以第二花序开花,为马铃薯的发棵期,为时1个月左右,是主茎第三段的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5

把芽削掉,削过皮之后,不是青色就可以,有兴趣也可以切块种植

1、地块选择

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照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地块。每个村地块要尽量成片集中。

2、精细整地

种植马铃薯的土地要进行深耕细耙,精细培土,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

3、选种、切种、种薯处理

种薯要无病、无伤、无裂,尤其以6钱~1两左右的小薯块整薯做种最好。大块薯做种,要处理好切块,切薯一般都在室内。所用刀板等用具应严格消毒,切刀要快、薄,绝对干净,一般准备两把刀,一把泡在75%的酒精液、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里,当用做切薯的刀切到病薯时要马上换刀并及时淘汰病薯。切薯时要竖切,要保证每个薯块有2个以上芽眼。

4、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和规格

播种时间在1月中下旬至2月初为宜,采用双垄高埂方法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采用3尺播幅,即大行距1.8尺,小行距1.2尺。窝距6寸,亩播种6600窝;或2.8尺播幅,大行距1.8尺,小行距1尺,亩播种7100窝。播种要求深、直、匀。即深犁、深种,深盖土,播种深度在7.5寸左右。播种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不能在雨天播种或大雨后立即播种。套种地6尺(1200米下地方采用)或5.5尺(1200米以上地方采用)开厢,3尺在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种植2行春薯,两行间距离为1尺,播种后将两行覆土盖成一垄。予留行内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两行玉米。

5、合理施肥

底肥以施充分腐熟农家肥和马铃薯专用肥为主,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2500公斤,马铃薯专用肥60~80公斤,或45%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幼苗出齐后,结合中耕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现蕾前苗高20厘米左右时,结合培土再施一次结薯肥,亩用粪水700公斤泼施,结薯期(植株开花前后)用翠姆磷酸二氢钾喷茎叶1~2次,根外追肥时加入0.1%硫酸铜和螯合硼增产效果更好。

6、中耕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出苗一个月左右,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把空行内的土培一部分到马铃薯行上;间隔一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尽量把空行的土培到马铃薯种植行上,使埂高达到6寸~9寸,使埂面形成垄,空行形成沟,春旱时有利于灌水,夏季降雨集中的时候,有利于排水。一般进行中耕垒埂2~3次,真正达到深种深盖,从而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使马铃薯块茎全部深埋土内,以增加结薯量,提高产量。

7、日常管理

马铃薯日常管理中应适时浇水,合理施肥,应注意钾肥、磷肥、氮肥使用量,要求氮磷钾比例科学合理,以避免株苗旺长;同时应注意田间管理,应遵循“先蹲后促”的原则,在显蕾前,尽量不浇水,以防地上部疯长,显蕾以后,浇水施肥,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在马铃薯开花前、块茎形成期、膨大期适时喷洒叶面肥,能够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疏通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优质高产。

8、摘花去蕾

对于结浆果较强的品种,在马铃薯现蕾后,要及时摘除花蕾,以避免因开花结果造成的养分消耗,保证薯块的养分供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5
严格地讲,土豆发芽了就会在芽的周围产生毒素,所以,最好不要食用;如果要食用的话,要把芽周围的部分去掉,并且用水浸泡一下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毒素。
第3个回答  2019-09-15
把皮消了。弄熟了吃。记得牙不能吃
第4个回答  2019-09-15
只要煮熟了,有点芽是可以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