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九八六》为例,简要说明余华小说对五四文学批判国民性的启蒙主题的继承

如题所述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漫画像
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   余华说:“那时期的作品体现我欧冠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对常理的破坏。简单的说法就是,常理认为不可能的,在我的作品里是坚实的事实;而常理认为可能的,在我那里无法出现。导致这种破坏的原因首先是对常理的怀疑。很多事实已经表明,常理并非像它自我标榜的那样,总是真理在握。我感到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世界彬飞总在常理的推断之中。”   余华认为: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在叙述态度上,余华追求罗伯-格里耶的“零度状态写作”,即“无我的叙述方式”。   结构上,余华采用时间结构小说,他把物理时间转换为心理时间,几个时间交错叙述,把时间进行分裂、错位,呈现出多重象征。   余华的小说在形式和语言上做过大胆的试验与探索,语言感觉与法国新小说相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6
xzxx
第2个回答  2011-11-16
上网搜
第3个回答  2011-11-16
1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