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评价模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目标(objective)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模式评价模式的不足,泰勒提出目标评价模式,看重“预设目标”的重要性,认为预设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决定因素。强调目标在评价中的突出作用是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斯克利文提出。

认为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只关注“预设目标”是不科学的,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即强调评价的重点应该由“预设”转变为“实践”。但是这一评价模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模式,因为缺少一个完整的评价程序。

二者之对比:

两者都承认科学的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大的区别就在于:目标评价模式看中“预设”,目的游离模式看中的是“实践”。这一点是考生在对两者进行对比时需要特别把握的,也是考试命题的入手点、解题的题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