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刽子手结局如何?大部分都晚年凄凉吗?

如题所述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刽子手在古代乃至民国期间,都是一种以杀人为生的职业,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结局尽管有好有坏,但晚年凄凉总是大部分刽子手的境遇。

刽子手这个词从何时诞生我们已不得而知,但砍头作为一种刑罚,必然起始于律法建立之初,那么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最早的刽子手在夏朝的“禹律”颁布之时就已出现。作为律法的伴生品,又鉴于刽子手是一个技术工种,在最开始到很长时间内都是有一定杀人经验的军人来执行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之前。

由于死刑犯的处决权利不在地方,因而刽子手一直形不成系统专业的职业,从明初开始,由于四大案杀人较多,地方上有了处置死刑囚徒的权利,官府便开始征调一些孔武有力之人充任刽子手,慢慢地就就形成了一个职业。

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刽子手施刑虽然有损阴德,而且也被划为下九流人员,但实实在在的是政府工作人员,上到巡抚衙门,下到县城衙门,都需要养活这么一两个刽子手,又因为干的是血腥杀戮的活,所以待遇也比较高。

在明朝的记录中,县城的一个刽子手杂七杂八的年收入基本是五十贯铜钱,而普通人家每年的生活开支大约十五贯,可见刽子手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如果杀的人多一些,提成会更高,所以这绝对是一种旱涝保收的技术工种。那么,慢慢地就转化为一种世袭工种,有子传子,无子传侄,总要把这个收入颇高的职业把持在自家手中。

虽然收入颇丰,就算灾年也能免受饥饿之苦,但刽子手这种职业显然不为社会认可,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教育权,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地位与牢中罪犯无异,但即便如此,古人对这个职业还是趋之若鹜,谁不想轻轻松松吃饱饭,赚大钱呢?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高薪的职业,结局一般如何?

在莫言小说《檀香刑》中有一个赵老甲的刽子手,他在功成身退之后回到老家当了首富,其实说白了就是靠卖人血馒头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即便他再有钱,他的内心也是孤独无奈的,因为身边的人都嫌他晦气,就连最下贱的乞丐、妓女都看不起他。

对,这就是刽子手们真正面临的困境。

尽管有钱,但仍然融入不了社会,最终只会在各个社会阴暗角落寻求认同感,赌场、妓院、大烟馆等等就成为他们经常光临之处,到最后落得个身无分文,照样孤苦无依的下场。

1914年,砍头制度被废除后,刽子手邓海山砍了一辈子脑袋,手下亡魂不下于三百之数,打破了这一行当人头九十九,即刻就停手的规矩,年老时想入善堂都被拒绝,原因就是“杀人数百,无入善之资格”。最后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孤苦的死去,甚至收尸都没有人敢去,还是在公家的帮忙下才得以埋葬的。

邓海山的结局不是个例,而是刽子手这个行业的常态!尤其到了清朝中后期,干了这个行当,基本上就注定了无妻无子,孤独终老的结局。

结语

尽管刽子手这个职业不为社会认同,但终究是在律法下衍生出来的职业,它的存在保证了律法的顺利执行,对于规范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的意义是重大的。至于所说报应不报应,都是无稽之谈,刽子手与战场上勇猛杀人的士兵有何区别?正如邓海山说的:“被杀之人,系犯国法,与我何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古代的刽子手,他们的下场都是比较凄惨的,因为这个行业的人,很多女生不想嫁个他,所以会孤独终老。
第2个回答  2020-12-02
古代的刽子手是一种世袭工种,有子传子,无子传侄,是一个收入还比较高的职业。但同时也不为社会认可,被剥夺了基本的教育权,人们都嫌他晦气,就连最下贱的乞丐、妓女都看不起他。大部分确实晚年凄凉,有人死后还是公家帮忙下才得以埋葬。
第3个回答  2020-12-02
刽子手是古代的时候很兴盛的一个行业,只要是砍的人多那么他的工钱相对来说还是很多的,晚年的话我觉得大部分的人还是很凄凉的,因为他造的杀孽太重,而且不容易让人接受,好人家的女孩子肯定也是不能嫁给这样的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