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安徽亳州的特产都是什么.?

呵呵,你来过安徽亳州吗.说一下亳州的特产吧

狼山秋黄瓜
狼山秋黄瓜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的特产。狼山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在小涧镇狼山南麓座落着一个三姓庄---潘刘于庄。该庄虽然不大,却闻名数百里,其缘故是盛产秋黄瓜。

高公糖醋蒜
高公糖醋蒜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的特产。高公糖醋蒜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高公糖醋蒜”系列产品是老子故里----安徽涡阳著名特产,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该产品是由老张家独特的祖传秘方,历经数代人的不断创新与改革,采用传统科学生产工艺,精心闷制而成,彻底改变了水泡蒜腌制;其新颖独特的老张家坛闷蒜更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

曹市黄金梨
曹市黄金梨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的特产。曹市黄金梨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风味甜。“恒洲”牌黄金梨主产涡阳县曹市镇淝南村恒洲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黄金梨生产基地,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果500g,果实全套袋,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

楚村粉丝
楚村粉丝粉丝是楚村镇的一大特产,加工粉丝在楚村已有多年历史,但真正大规模生产粉丝是在1970年以后,盛于1990年前后。红薯是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由于楚村盛产红薯,所以其出产的粉丝第一特点便是量大,盛产之时,几乎家家加工粉丝,每日有十余万斤粉丝外运,集市也几乎成了粉丝的专用集市;二是净白,粉丝纯白(煞白)不是上品,以青白为最佳,且无黑点在上面;三是手握不脆断,有韧性、角劲、耐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7
亳州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前1060年,称焦;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改焦为谯;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28年)始称亳州。早在东汉时,谅即为豫州刺史治所,始为重镇。魏文帝代汉,资是魏“五都”之一。唐开元中,亳为天下十望州府之一。宋朝时,亳为集庆军节度使治所。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为直隶州。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亳州早就是一个政治、军事重镇了。
  减店始于何年,《亳州志》中关于“白塔寺”的记载提供了一条线索。《亳州志》B2“铁佛寺在城西北四十里,唐武德元年建,本名白塔寺,明成化年间重修,名为大兴古寺,碑文漫熄,尚有圣渝二字,或唐宋时改建。”白塔寺在减店西首,而今已夷为平地了。1964年时,在离减店一里许的吴庄的井台上,还有残碑一方,是重建白塔寺的碑,上书原寺是“大唐武德三年改建”。这与《亳州志》中记载大致相符,说明减店的存在,迟不晚于唐初,迄今至少也有1360余年的历史。
  亳州是神医华佗、魏武曹操的故乡。地居万物滋繁的中原,水陆所至,境界四达,向为群雄角逐之所,人物辐揍之地。境内沃野无垠,坦坦荡荡。沟河流域面积占全境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众多的河流,不仅提供了舟揖之利,而且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灌溉条件。当地盛产小麦、高粱、大豆,辣椒中外驰名,大蒜畅销北方六省,烟叶是当地的大宗特产。
  华佗妙手回春治百病,并且给当地人民留下了种药草的技术。亳州盛产一百三十多种中药材,其中大路产品五十三种,菊花享名全民白芍驰誉东南亚各国。
  繁荣的商业都市,结手工业生产带来了新技术,给手工业产品提供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当时,亳州知名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就有纱灯、罗底、铜器、木器、竹器、鼓乐器等,以及历史上曾作为“贡品”的万寿绸被面。
  酒,“百药之长”,在“药都”怎能没有生产?“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在如此繁华的商埠,当然少不了酒。所以酒业在当时的亳州也是相当兴盛的。据《亳州志》记载,亳州出产的酒品有高粱酒、明流酒、小药酒、双酸酒、福珍酒、老酒、三白酒、竹叶青、状元红、佛手露等十种。酒品之多,可见酿酒技术之发达。
  亳州酒作坊也多得可观。据考证,亳州减店集一地,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四十多家,在民国四十年(1925年)前,亳州城内有大小糟坊五十四家之多。其中“天源永”糟坊月出酒二千余斤;‘‘三盛号’’糟坊的酒,质好味醇,有“好酒卖背巷”之说。直到解放前夕,城内还有十八家酿酒糟坊。
  历史上,亳州酒的产量如何呢?史料载,宋朝时,亳州酒课(即税)在十万贯以上,位居全国第四:酒税数目之大,可见酒产量之巨,同时也足见历史上的亳州酿酒业之盛了。
第2个回答  2015-11-10
亳州特产,最主要的是中药材,但是很少能把药材当礼品。
所以,亳州特产,一般都说是:古井贡酒、正益牛肘、铜关粉皮、苔干
亳州人向外地送礼和外地来亳州带回家特产,一般就上述四种。
也有带茶类贡菊冰茶的
第3个回答  2011-08-23
当然是古井贡酒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苏赵梨

苏赵梨产于亳州市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这儿地处亳州市的最南端,交通又不便,可谓穷乡僻壤。然而,因为出产苏赵梨,穷乡也跟着名产大名远扬了。

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

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

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砀山人以苏赵梨与其砀山梨齐名而不服,公举三位有名之士,推三独轮车梨专程来亳州,要与苏赵梨一比高下。经众人反复品尝,竟然难分优劣。后来双方协商,以梨的酥脆定输赢。苏赵人取梨一只,平放凳上,食指往梨上轻轻一按,梨子立即两半。砀山人大吃一惊,取其梨试之,用上全力,梨子仅仅脱去一层皮。砀山人服气了,苏赵梨的名气也因此更高一等。

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一千多亩,园林结构可谓“三世同堂”。外围是一把粗的新载梨树,碧叶嫩枝,为青春少女;环村是五十年至百年的壮年梨树,枝叶繁苦茂,挂果累累;村中是那棵三百高龄的古老梨树,粗大的树干被风雨磨得如铁似钢。

苏赵梨的名气越来越大,并多次荣获嘉奖。1957年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

亳州泡桐

亳州的泡桐历史悠久,据改证,商代以前已开始种植。

亳州泡桐的特点是,打成板子光洁、瓷实、轻逸、不变形、不虫蛀,属于打制家俱上好材料。泡桐树的原木性特硬,宁折而不弯,乃第一流的栋梁之材。亳州泡桐不仅为国人喜,在国际市场上料颇受专睐。近年来,泡桐加工的板材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亳州泡桐的另一大特点是生长快,栽下一棵,三五年即可成材。为什么这么好的树木反而生长特快呢?内中有一美丽的传说。相传,曹操与曹丕带兵打仗时迂到了瘟疫,兵士病倒很多,偶然想起家乡亳州的涡河岸边有一种楮树,树上结的桃子能避瘟疫,便命兵士大量采摘,食后,果然止住了瘟疫流行。曹丕称帝之后,大封功臣时想起楮树,便派近臣回亳封楮树为“大夫”,赠以红袍。不料近臣醉酒误事,把红袍错挂在了泡桐树上。楮树见了大为不满,从此便精神不振,不仅生长慢,而且生虫多病。泡桐呢?因为无功而受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于是便拼命生长,以报答皇恩。

如今,亳州市林网180万亩,泡桐占三分之二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泡桐达五千多万棵,木材蓄积量一百多万立方。为此,亳州被国家“绿委”和林业部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穿心红”辣萝卜

“穿心红”辣萝卜产于亳州城南三里的“八角点将台”周围一里左右。它的特点是酥脆如梨,甜中含微辣。初开萝卜,竟有一道红线纵穿中心,经线颜色鲜艳,如同血染。

为什么这种萝卜腹中生长红线,为什么“八角点将台”周围一里之外便地无此品种?内中有一传说。相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末遂,逃回家乡亳州招兵买马。在城南三里筑一“八角点将台”。点将之日,曹操与一班弟兄歃血为监,誓同生死。最后,将余下的血酒泼到了台下的萝卜地里。收萝卜时,园丁发现沾上血酒的萝卜,腹中都有一条红线,遂当种培植,成了“八角点将台的名产”。

穿心红辣萝卜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是一味良药,具有滋阴、平喘、理气、清热等疗效。亳州民谚云:“吃辣萝卜喝热茶,大夫饿得满街爬。”

穿心红辣萝卜之名清末已传至京城。据说,民国时亳州商会会长蒋逊之的母亲患病,遍请地方名医无效,便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张岚峰出面,从北京请来中国四大名医中的施今墨(该名医乃宫廷御医之高徒,解放后曾任过毛主席健康小组组长),珍金是每日白银百两,车马费、伙食费另计。施今墨为过病开药,药引中却有“八角台穿心红萝卜一只”。由此,可见施今墨知识之渊博,亦可见穿心红萝卜名气之大。

豪门贡菊冰茶

豪门贡菊冰茶(系列产品)是亳州人张西军先生创制,专利号为9631316408。4盒×20包,净重800克。冰茶配料为:黄山贡菊、宁夏枸杞、进口胖大海、福建莲子蕊、西洋参片、罗汉果、山楂片、结晶冰糖等。

其功能清心明目、润喉清嗓、美容益智、滋补强身。其冰茶色泽清冽,览之赏心悦目,饮之吹花嚼蕊,呷哈溢香。此冰茶在创制时不惜人力物力,经披阅大量中药古今典籍,参拜名师、专家,经上百次实验。又经科研论证而研制成功。一经投入市场大受专睐,行销全国各地,

被视为茶坛上之名员。由于被公认为亳州名产,1986年亳州全国中医药交易大会列为指定饮品。

系列产品有参杞枣茶、三七花茶、霜雪茶等。

铜关粉皮

铜关粉皮铜关粉皮是亳州土特产之一。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作为拜亲访友、赠送来宾的最佳礼品。

铜关粉皮产于亳州市谯东镇铜关村,其粉皮具有千余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明万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随着历史文沿等。铜关粉皮也在不断地提高质量,从寻常百姓家走上高级餐厅,生产能力连年扩大,现正达到年产2000吨的水平,且供不应求。

铜关粉皮为优质绿豆加工传统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柔软如缎,薄如蝉翠,晶莹剔透,亦食亦菜。因其是纯绿豆所做,具有极好的药用保健作用,常食具有抗早衰、抗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