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是什么?

我今年刚参加工作,在当地一家大型农用机械厂做售后工作,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分析一下成本和统计一下产品的质量问题,今年春节期间和亲戚聊天时她推荐我学学六西格玛管理,我看了看百度百科也没太看明白,所以想请各位前辈们大概的用白话给讲讲六西格玛管理是干什么用的?
这门学科好学吗?我不在质检部在我的部门用得上吗?
要是买教材需要买哪本呢?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基于顾客驱动的追求卓越绩效和持续改进的管理哲学。它以产品、流程持续改进和设计为基本策略,通过消除过程变异和提高质量,大量减少不良品,降低成本,强调提高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综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它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文化和方法体系的集成。六西格玛方法管理通过DMAIC的持续不断的循环,不断地消除过程变异,提高过程质量,从而降低成本,增加顾客价值,获得顾客完全满意。

  1、强调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六西格玛将所有工作都作为一种流程。重点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对实际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影响企业绩效和顾客需求的关键质量特性,并找出主要原因,寻求满意的解决方案,进而迅速逼近实际解决方案。

  2、减少变异,优化流程,提高质量
  从统计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变异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变异会导致生产失去均衡与协调,引起生产周期不稳定,交货期变得无法预测;另一方面,过程变异也会引起产出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顾客要求,造成巨大损失。
  
  六西格玛管理采用统计过程控制、实验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等多种质量工具。通过产品和流程的系统化设计和严格监控,大大提高了设计、生产过程的能力,消除了包括从设计到投产、从生产到销售所有流程的缺陷与波动,从而显著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3、注重思想观念转变,改进行为方式
  六西格玛并非单纯的质量标准,它是一种工作哲学,六西格玛推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员工以及组织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直至企业文化。
  
  六西格玛的执行,首先是公司从上至下改变“我一直都这样做,而且做得很好”的思想,员工以主动参与取代被动的工作习惯;实施六西格玛,要努力培养员工“预防为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决不能容忍缺陷存在”的意识,使员工形成一种观念:产品返修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对顾客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并把这种意识和观念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规范化的工作方法,力图使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和每一次服务都有接近完美的质量,也就是追求零缺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2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面向六西格玛的设计,简称DFSS),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换句话说,六西格玛就是一个代名词,其含义是客户驱动下的持续改进。其方法体系的运用包括业务改进的各个方面:包括时间、成本、质量、服务等各个方面。其方法体系也不仅仅是统计技术,而是一系列的管理技术和工业工程技术的集成。简言之,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是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从研发到生产,以及相应的服务部门都可以学习。
第2个回答  2012-02-26
干什么用的:一种基于数据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论,逻辑性强。在企业管理中用处极广,学好了,对个人能力提升有帮助,不管你在那个部门干。说它忽悠人的,那是对六西格玛一知半解的人,包括很多自称黑带。

好学吗:不好学。统计知识倒还容易从大量的六西格玛书中学到,并通过黑带考试;但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解决问题,是必须在别人的指导下,做两三个项目,才会开始有感觉。

教材:《六西格玛管理》中质协的注册和带考试辅导教材,马林主编的那本比较全,可以自学;但最好先找本《六西格玛的力量》看看,对了解六西格玛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2-04-05
含义解释
  6西格玛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测量评价指标;   
其二:是驱动经营绩效改进的一种方法论和管理模式。  
 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西格玛管理定义为:“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   管理专家Tom Pyzdek:“6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企业的方式。6西格玛主要不是技术项目,而是管理项目。”   西格玛即希腊字σ的译音,是统计学家用语衡量工艺流程中的变化性而使用的代码。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在商业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传统的公司一般品质要求已提升至3sigma.这就是说产品的合格率已达至99.73%的水平,只有0.27%为次货。又或者解释为每一千货产品只有2.7件为次品。很多人认为产品达至此水平已非常满意。可是,根据专家研究结果证明,如果产品达到99.73%合格率的话,以下事件便会继续在现实中发生: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不超过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抛落地上;每年平均有9小时没有水、电、暖气供应;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生产管理流程的日益复杂化,企业越来越需要象六西格玛这样的高端流程质量管理标准,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事实上,日本已把”6 Sigma”作为他们品质要求的指标。
第4个回答  2018-07-06

六西格玛管理定价

正如前面所讨论过的, 许多因素导致了定价过程中的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设计不良或者没有具体的定价流程。但即使流程为众人所知并且很清晰,控制也可能是无效的,无论哪种情况,改进流程的六西格玛方法都是有用武之地的。

运用数据和统计工具系统地改进流程并且使流程改进持续地进行下去的六西格玛思想,可以应用于定价流程,重点在于削除过高折扣或者过高价格造成的缺陷。六西格玛是通常应用于制造业以改善质量的一种方法。六西格玛定价或者六西格玛在定价领域的应用通过曝光这些缺陷源头,能够系统地消除与流程相关的缺陷。

除了适用于定价流程之外,六西格玛定价的五个阶段与六西格玛是一样的。这个五个阶段是:

A. 界定。界定在操作、交易或者特定的合同定价过程中与定价相关的缺陷以及缺陷的程度。

B. 衡量。运用定价流程参数以及发票即分析过去的发票来衡量缺陷的程度。

C. 分析。分析在衡量阶段搜集的数据以了解缺陷的规模的记录情况是如何变化的,要与变化流程的不同部门一起进行分析,并且集思广益,找出导致现存流程相关缺陷的其他原因。

D. 改进。提出流程变革建议,对相关价格或者其他指标在实施这些变革后会产生多大的改进进行计量型估计。

E. 控制。控制改进的程序。例如,对确保员工遵循已经过同意的改进方案并且实现预计的利益的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