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

如题所述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素质和应试也是家长矛盾心理的体现。只有解决了哪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场争论才算彻底平息。

有人说在考试这件事情上,素质教育永远是处于劣势的,同样是考大学,应试教育就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而素质教育却被甩了十条街。

素质教育一直保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姿态,坚持着素质高于一切的原则,认为这样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但是高考成绩出来了,忍无可忍的家长在学校门口拉出了横幅:我们不要素质教育!

宝贵的时间被素质教育夺走了

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前,学生时代的所有时间都是被安排好的,每天所有的事情就是学习,甚至体育老师一度病了,不是被数学就是语文老师占课,体育老师轻松了,学生们辛苦了。

当体育和活动也成为学习的一部分时,家长们慌了,学习时间是不是会减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不能考出好成绩。当体育老师可以扬眉吐气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放松的同时,就要课后去参加辅导班补回这失去的时间。

素质教育更重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更重视成绩的全面发展,在唯成绩论的前提下,家长们愿意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哪怕是牺牲身体。因为孩子还年轻,所牺牲的那部分可以忽略不计。

孩子们更多心思用在了学习之外

当社会实践多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就要在社会实践上投入心思,因为这些也会作为毕业考试的考核内容,高中毕业考试都通不过,又何谈去参加高考。

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手工制作,每一件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家长看来,这些都是和考试无关的内容,社会实践越多,孩子的心思越难收回来。

于是有家长怀疑,素质教育的意义何在,不能提高成绩,一切的活动都是无效的。于是忍无可忍的家长在学校门口拉出了横幅:我们不要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干不过应试教育吗

在所有人都被应试教育冲击的时候,再回头去看看那些高考状元。似乎明白了什么。并不是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是家长们极力反对素质教育。

2019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在接受采访时候说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小没有参加过任何辅导班。他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亲,父亲是公务员,每天下班回家,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关掉手机,全身心去陪伴孩子。

他还学习了足球以及其他业余爱好,因为这些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对学习的兴趣,杨晨煜走的就是素质教育路线,最后被清华大学录取。

和杨晨煜类似的状元还有很多,比如武亦姝也是素质教育的受益代表,2020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的高溪屿。这些学霸们都是素质教育为主,从来不会为了成绩奋不顾身,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学子,也都考入了国内名校。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眼前见利,而素质教育就是厚积薄发。在短时间里,应试教育确实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考上好大学就一定有好前途吗?

在某地区一位高考状元被采访的时候说到,自己高考的时候考入了清华,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当班干部竞选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人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而自己除了考试一无是处。当看到其他同学跳舞交际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僵硬的身体。

有无数人,只会考试,到了社会只能稳定地找一份工作,扛不住社会的压力,更不敢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名校的光环也逐渐失去光彩,生活能不能过得精彩,还是要看个人能力,而这大部分能力,都是来自学生时代的积累。也是素质教育的功劳。太多的家长功利心太重了,为了成绩不顾孩子的理想,结果却亲手毁了孩子的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因为应试教育可以在短期内通过考试成绩体现结果,素质教育需要长期的培养。
第2个回答  2020-10-13
因为大环境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发展素质教育一样是要考试的,在这个背景下是赢不了的。
第3个回答  2020-09-30
因为应试考试对学生来说可能最主要和最重要,中考和高考,都是很重要的两次考试,对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和前途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