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审将被取消,未来影响教师工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教师职称工资改革,职称取消?
首先职称不是考的,职称靠评和审出来的,评是参予者,审是他人,两个环节,一个靠己另一个靠天,腐败由此而生。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均无关,只与虚的假的有关,什么虚模范、假论文、阴捧阳违、托关系拍红包。想当老师必需要职称,职称高低决定工资高低,且终身制。
职称评定,学校领导占便宜,这是铁的事实!一些一线的教师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到头来评聘高级教师还要给领导送礼表现,还不如天天在领导后面拍马奉迎的,这样的事情真的不能理解!就不能有其它的途径让老师们心情愉悦的去工作吗?
自可靠消息,教师职称工资改革终于盼到头了,2020年起陆续取消。那中国教师心灵上的一道枷锁要去掉了,育人之心会轻松许多!以后可以凭本事吃饭全力投入教学,多劳多得!不再去为追名逐誉玩猴一样在领导面前耍了,收回心思今后要在学生身上了。

首先来梳理一下教师职称和编制。
众所周知,教师职称分为五个等级,评审标准和申报条件,这个因地区而异,但教师们最关心的,还是职称工资的事情。
至于教师编制,这就是俗称的铁饭碗了,与公务员相差很大,但比公务员稍稍好一些。
既然要改革,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毕竟教师职称和编制已经实行好些年了,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完善,那么一般情况下,会先试点。
不过改革也要依据实际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想一下,如果真有那一天,中小学取消的几率有多大?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较大。所以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在去年,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教师作为事业单位队伍中的一员,基本工资也将提高10%。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教师职称工资逐渐淡化,那你认为未来影响教师工资的因素会有哪些呢?
今年,有关方面提出职称评审标准改革: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要突出考察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再作统一要求,并将打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将向用人主体放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作为今年工作要点之一。
《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高校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落实高校人员聘用自主权、薪酬分配自主权;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建立符合教育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
另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
教育是国家大事,教师是教育的根本,近年来改革的呼声渐高,可却始终拿不出一套可行性的反感,不知道各位同行,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师职称改革一直在行进中。但似乎掀不起什么风浪,关于取消职称的诟病声犹如那不安分的浪花,不断地想要引人注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