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扩大信用时,要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债券?

如题所述

当央行认为需要扩大信用时,(通常是经济萧条期)就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入债券,央行买入债券了,就花钱了,相当于向市场释放了资金,市场上钱就多了,货币供应增加,通过商业银行的乘数效应,就从货币供给角度扩大了信用。

另一方面,央行买入债券(通常是国债),债券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债券价格就上升,相应地,债券的收益率就下降了。当债券收益率下降了,就相当于基准利率下降了,企业融资成本、个人借贷成本都相应下调,刺激企业贷款扩大生产,刺激个人消费。这样就从需求角度扩大了信用。

我想应该是说清楚了。追问

通过商业银行的乘数效应,就从货币供给角度扩大了信用。

这是为什么

追答

央行向市场注入的资金,或者通过金融市场渠道,或者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在我国,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所以央行向市场释放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提供给市场,央行放钱,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31
这个是当前的经济状况觉得的,央行实际是政府机构,当所谓的市场不能自动调节的时候,比如通胀,通缩时期,政府就需要人工干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里你所说的买进债券,其实就是央行拿出钱来买债券,实际是收拢货币,这时期可能是通货膨胀。
第2个回答  2011-12-31
买入债券,相当于向市场释放了流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