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可以通过什么检查来诊断

如题所述

风友甲:发生痛风的时候查查尿酸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肾脏B超、肝肾功能这么多检查?风友乙:因为痛风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病一样,目前只能控制、不能治愈,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能预防或延缓肾衰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因此,一旦诊断为痛风,就应该到当地医院进行如下全面的检查,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血尿酸我们多次提到高尿酸是引起痛风发作的基本条件,没有高尿酸就没有痛风,因此血尿酸的测定对痛风的诊断、降尿酸治疗中药物的调整、治疗效果的评价非常重要。参考值:男性237.9--356.9 umol/L/ (4~6 mg/dl),女性178.4-297.4 umol/L(3~5 mg/dl)。二、24时尿尿酸治疗前测定有助于确定尿酸过高的原因,是尿酸生成过多还是排泄减少,以指导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参考值:在低嘌呤饮食下,若24小时尿酸定量>600mg/天是尿酸产生过多; 若<600mg/天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引起或是混合型。 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若24小时尿酸定量>1000为生成过多;若24小时尿酸定量<800则为排泄不足或混合型。尿酸产生过多,选择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尿酸排泄减少,则可以选择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其次,动态监测24小时尿尿酸,用于指导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的剂量调整,如果超过1000mg/天,应该减少药物剂量或换其他药物。三、肝肾功能主要看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以评估肾功能情况,有无异常,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还有助于药物剂量的调整,如若出现异常,医生会根据病友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停用、减量或继续使用降尿酸药物。动态监测肾功能,还能早期发现是否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四、血糖血脂高尿酸、高血糖、血脂紊乱均是代谢问题,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因此测血糖和血脂,可以评估患者糖、脂代谢的状况,对于存在糖、脂代谢异常者,给予积极的降糖、降脂治疗,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大有益处。五、血常规提供有无感染的证据,如细菌感染。此外,痛风急性发作时的镇痛药物有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风险,监测血常规可指导用药。六、尿常规监测尿液PH值,指导碱化尿液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提供肾损害的早期证据,如尿比重降低,后期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此外,尿沉渣离心偏光振显微镜下发现尿酸盐结晶,可以确诊痛风。七、超声了解肾脏形态,有无肾结石、肾囊肿及畸形,指导降尿酸药物的选择,有肾结石者不能使用苯溴马隆。了解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有无滑膜增厚,有无尿酸盐沉积及关节腔积液,帮助医生评估关节受累情况,以及鉴别其他疾病,如「假性痛风」的关节炎。八、X线检查痛风骨损害在X线下有特征性改变,可以协助医生诊断痛风及其骨损害,并鉴别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病变。还可以了解骨质病变情况,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近年来,双能CT的发展给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受益,这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不仅能早期发现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还能进行定量,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但该项检查并非所有医院都能进行。九、血压体重腰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高血压、肥胖有关,因此需要监测血压,一旦诊断为高血压需要及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如果体重超标,需要通过饮食及运动减轻体重。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这些检查需要空腹:血尿酸、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脏B超等。头天晚上十点以后不要进食(包括喝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可以吃药(喝少量水)。血常规:没有空腹要求,可以随到随检。尿常规:最好是晨尿,前面的一段不要接,接中间的一段。也可以随到随检,但准确性差一点。肾脏B超:不需要空腹,但需要憋尿,喝大量的水。跟其他检查一起做的时候,可以先抽血,然后再大量喝水、憋尿。检查前不要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肌肉大量分解 ATP,间接促进尿酸的产生,也会让尿酸检查结果偏高。因此,不要在跑步、快速登楼、负重等活动之后到医院检查。药物影响: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剂和一些降压药,会影响到尿酸的排泄。检查前最好停用 5~7 天;如果病情需要不能停药,检查后如果发现尿酸异常,需要咨询专科医生。注意:对于有尿酸高危因素的人来说,一次尿酸检查结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1

第2个回答  2018-09-18
1、必要检查:血尿酸、24小时尿酸测定、尿pH测定、肌酐清除率、关节病变部位的X线检查、肾图和肾活检、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这些检查痛风的方法都是很有必要进行的。
2、鉴别检查:检查痛风的方法中还包括鉴别检查,如有发热时应做血培养排除感染,关节腔穿刺抽液做培养既可与其它关节炎鉴别,同时又可明确是否痛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