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会怎样?

如题所述

1.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
家长教育专家乐善耀以他几十年来的研究心得告诉我们,父母教育不一致对孩子造成的最严重、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爸爸说要往东,妈妈偏偏说往西,令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才好。
但孩子也会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进行选择,会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去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也就是说,谁护着自己,他就倾向谁。比如说,孩子想吃零食,妈妈不同意,而爸爸说,“不要紧,就让他吃吧”。孩子得到了一方的支持,于是他的要求更强烈,不达目的不罢休。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在爸爸面前是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2.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
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还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本来会自然地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当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的时候,会破坏父母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
3.削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并且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当他出现一定的行为后,如果父母一致肯定或否定,他就会知道自己正确与否,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或停止、改正这种行为,从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但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呢?孩子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行为。
4.容易使孩子不明是非
孩子太小,他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家庭当中,当父母产生分歧的时候,他往往会觉得胜利一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而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长此以往,小孩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甚至会颠倒是非。
5.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4
会让孩子比较错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导致行为上南辕北辙,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家庭教育还是父母协商一致之后,再对子女进行教育。
拓展资料:所谓态度一致,平时要给子女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观念,父母互相配合,不唱反调,纵使意见不同,也必在孩子背後讨论,取得共识;在孩子面前互相尊重,做好的示范,对於孩子犯错,一扮黑脸、指出错误,必要时给予惩罚,另一扮白脸、告诉孩子惩罚是针对他错误行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水不变的。
接纳、安抚其情绪,使孩子知错必改,而不是掩饰其错误行为,或数落惩罚其不当行为。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要有共同的理念与方法,接纳、尊重、关怀与沟通,引导子女辨是非,趋善避恶,夫妻态度一政,子女有得遵循,人格得以正常发展,是子女之福,社会之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