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焦虑的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人格,这是你我熟悉的观点。

如果父母多跟孩子说话,多陪孩子读书,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校里就会更爱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更好。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与被严厉对待的孩子相比,那些被赋予爱和尊重的孩子更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

难道还有什么可能?

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Harris)在《心理学评论》上的一篇论文,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心理学优秀论文」。

这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

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结论: 没有

教养的迷思

迷思从双生子开始。

双生子一直是心理学家喜欢的研究题目。我们都知道,同卵双胞胎之间的人格非常相似,但是,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人格之间的差异。

明尼苏达大学一些行为遗传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叫作「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当他们找到那些从小不在一起长大的双生子时,给他们提供免费旅行的机会,让他们来明尼苏达大学参加为时一个星期的心理测试。

不出意料,几乎没有人拒绝。能见到子宫里的室友的机会是无法抗拒的,因为两个人可能从脐带剪断后就不曾见过面。

从小被分离、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生子,长大之后两个人之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性。

来到明尼阿波利斯做测试的双生子中有一对双生子被叫作「爱笑的姐妹」。

尽管生长在不同的家庭,而且她们的养父母都是一副阴沉、不苟言笑的样子,但她们两个人都特别爱笑。两个人都说,在没有重逢之前,她们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她们这样爱笑的人。

不在一起长大的双生子都如此相像,在一起长大的双生子呢。

反常识的是,与从小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双生子相比,在一起长大的双生子之间并非更相像。他们长得很相像,你分不出谁是谁,但他们在人格测试中选择的答案却不一样。

遗传学家得到的数据是,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质 只有50%相似

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提供了明确且具有一致性的结果。

人格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相随,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

大体上,在差异性中,遗传因素占50%,环境因素占另外50%。

在双生子的实验中孩子与父母在人格上的相关系数通常低于50%,相关性如此之低,以至于用遗传因素就可以解释所有的相关了。

家长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 混淆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双生子研究提供的证据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证据,与不断出现的、令人费解的研究发现吻合。

1983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埃莉诺·麦科比(Eleanor Maccoby)和她的同事约翰·马丁(John Martin)发表了一篇篇幅较长且有深度的社会化研究综述的论文,谈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影响。

在写了满满当当八十页之后,他们用几个段落轻快地总结了对该研究领域的看法:

这些发现强有力地说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等, 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

瑞士研究者塞西尔·厄恩斯特(Cécile Ernst)和朱尔斯·昂斯特(Jules Angst)做了一项规模庞大的研究,他们对7582名住在苏黎世的大学生进行了十二个方面的人格测试,得出结论:

当人们谈到父母用不同的行为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孩子的出生顺序。我们常常假设父母对待老大的方式不同于对待后面的孩子。

严格来说,这些差异并不重要。这是因为,人格上的个体差异与孩子的出生顺序无关。尽管这个证据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不相符合。如果出生顺序对人格差异没有影响的话,那么父母对待不同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 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如此多的发现,一位坦诚的发展心理学家2005年在在线杂志《边缘》中公开承认:

「心理学家还没有向持怀疑态度的人证明父母有强大的影响力。」

父母真的可以决定孩子的人格么,这是教养的迷思。

灰姑娘的转身

破解迷思,要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过程。

心理学研究明确、不可争辩地证明了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但前提是孩子在家长面前,或在与家长相关的情境中。

灰姑娘在家里受欺负,溜出家门后华丽转身。孩子和灰姑娘一样,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家里面和家以外的世界,每一个环境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

挑食是父母经常抱怨的一个话题。你可能认为在一个情境下挑食,也会在另一个情境下挑食,但研究者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在一项对瑞典挑食孩子的研究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么在家里挑食,要么在学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挑食。

在父母面前行为恶劣的孩子,在同伴面前不一定表现恶劣,反之亦然。这意味着即使你看到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行为,但你并不能预测他在同伴面前的行为。

究其原因,根据学习理论专家道格拉斯·莱特曼(Douglas Detterman)的说法,人们不会自发地将自己在某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 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除非新的情境与旧的情境很相似。

证据来自于格里塔·费恩(Greta Fein)和玛丽·弗莱伊(Mary Fryer)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在综述了相关研究之后,她们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孩子跟自己的妈妈一起玩游戏时,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当小孩自己或与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他们玩的游戏和与妈妈在一起玩的游戏并没有什么关系。

大多数情况,研究人格时,是在教室或实验室里填写问卷,自然会得出家庭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没有影响。由于学习不可迁移,如果想要发现家庭环境效应的话,他们应该将孩子带到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中,对他们进行测试。

在生活中,如果你的父母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家庭情境有关。但是,如果外面的人也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外面的情境有关。

灰姑娘的两个社会情境大相径庭,因此,她人格中的差异性很大。她被王子带到城堡之后,没有人能觉察到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了她在家庭以外的人格。

如果你不再回家了,那么你在家中养成的人格可能会永远消失。

灰姑娘与王子结婚之后,她不会再回到继母的家,她在家里谦卑的人格、连同她的扫帚和破烂的衣衫一起被永远抛到脑后。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经历灰姑娘的转身,你对孩子的教育、对他人格的影响仅在家庭环境中有用,离开家庭这个环境,孩子会自动切换到适应当下环境的模式。

孩子们的法则

在家庭外的环境,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的。他们现在是在学校里跟其他孩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必须在社会上跟和他同一代的人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的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

回到挑食的话题,发展心理学家利恩·伯奇 (Leann Birch) 注意到,学龄前儿童的异常挑食,父母没法哄他们吃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父母对小孩子的游说、说服毫无用处。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跟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孩子坐在一起,让所有的孩子一起吃。

孩子们有自己的法则,会 区分「我们」和「他们」

有研究者对瑞典的一群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从他们十八个月开始到十六岁时结束。

有些孩子最初胆小害羞,另一些孩子正相反,吵闹不已、无拘无束,这些特征在十八个月至六岁期间没有什么改变。但从六岁开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那些过于吵闹、不安分的孩子逐渐变得安静下来,最初胆小害羞的男孩也跟其他的男孩没什么两样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孩子长大,向自己所在的群体表达忠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青春期到达高峰。

在购物中心,青春期的孩子跟家人在一起走路,他们要么走在父母前面几步、要么走在他们后面几步。万一被同伴看见,他们可以把自己撇清出来,即我跟他们不是一起的,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与他们是否爱自己的父母没有关系,在他们最好的朋友里面,也有一些是大人。

孩子群体的决策规则是“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行为不一致时,那么 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天资聪颖,而且碰巧加入到学习好的圈子里,他可能成绩会更加优秀。在这群聪明孩子的群体里,每个孩子都会更加努力,表现得更好,结果每个孩子就真的变得更聪明。

但是,同样还是这个孩子,如果他一开始掉到了小混混的圈子里头,大家都不爱学习,谁要是成绩好就会受到排挤,那么,这个孩子会对学习表现出更多的排斥,他的成绩就会更差,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很可能会更多地去找成绩差的孩子,最后说不定就真的改不过来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群体中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相同的能力影响其他孩子,有些人的影响力大于另一些人。

当某一个群体的孩子由同龄人构成,那些地位高的往往是最成熟的孩子。

一些证据表明,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体验的确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影响。

矮个子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在同龄人中通常地位较低。与个子大的孩子相比,个子小的孩子的自尊水平较低,也容易产生许多其他的心理问题。尽管他们后来都长高了,但他们的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解决的。

孩子的成长是通过群体来完成的。他们相互模仿、学习、争夺、妥协,最终长成了一个个成熟的大人。

为人师的权力

在家庭外的世界,老师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领导者,因为他们可以控制整个群体的孩子,他们可以影响这些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为人师,可以影响群体的行为规范。为人师,可以决定群体的界限: 决定谁是我们,谁是他们

老师最大的挑战是防止这群孩子分裂成两个对立的派别: 一个是支持学校和支持学习,另一个是反对学校和反对学习。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就会扩大: 支持学校的群体表现不错,而反对学校的群体则越来越落后。

为人师,可以 树立群体的刻板印象 ,群体里的所有人会自然而然的朝这一个刻板印象靠拢。

电影《为人师表》的原型来自玻利维亚的移民杰米·艾克兰特(Jaime Escalante),一位传记作家这样形容他对学生的影响:他让他的学生觉得自己是一群英勇的战士,正在执行一项艰巨的秘密行动。

那么,家长可以成为这样的领导者吗?他(她)能将家庭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勾勒出它的目标吗?

可以,但很少发生在现代社会。因为现代是小家庭,家庭群体对家庭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家庭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同时,对家长也有要求,要求家长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长久的,他们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影响着孩子,在这个世界里孩子将度过自己的一生。

成为成功的孩子

在童年时期,我们有与同龄人的体验,也有家里与父母的体验,融入家庭外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任务不是去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行为,因为其他人的行为并不一样。孩子必须去学习他自己所属社会类别中其他孩子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是自觉自愿的。学习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 小孩对自己做的事情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说过,每个人都得承认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为他不喜欢离群索居,他渴望家人以外的社交圈子。把一个人关起来是最严厉的惩罚。

现在儿童的心智是六百万年演化的产物。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孩子的生存更多依赖的是集体,而不是父母,因为,即使他的父母死了,但只要集体还在,他就能生存下来。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一名合格的成员。一旦断奶,孩子就不仅属于他们的父母,还属于这个集体。

他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么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与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与同辈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 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做不焦虑的父母

教养的迷思并不是谈论父母管不管孩子,而是澄清该如何管。

当孩子不跟你在一起时,你无法控制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但你有 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 ,这是所有父母的权利。

孟母正是看到优秀的同伴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才一而再的选择新的居所。这和我们大部分家长疯狂的送孩子去好学校,交好朋友是同一个道理。

在某种程度上,你对孩子的外表有一定的控制力,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正常”指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

你的孩子总是被人欺负时,家长应该考虑搬家。如果孩子在一个群体里地位最低,地位高的孩子总在打他,让他脱离这个环境。受害者总是受害,部分原因是他们有好欺负的名声,而要改变群体成员的看法是很难的。

当孩子不跟你在一起时,你没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他,但是你有很大的权力 决定他们在家里是否快乐

你以为自己可以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孩子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父母可以在上面描绘自己的梦想。

当好麦田守望者的角色,忠实地守在那里,不让孩子掉下悬崖,就足够了。

做不焦虑的父母,为人父母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不是你付出真诚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没有谁对谁错。

苦口婆心的训导,并不能对小孩的人格造成多大的影响。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人在一生中还是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这就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培训,以及日后他所接受的信息。

做不焦虑的父母,你没有必要费心去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

放轻松点,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本文观点整理自《教养的迷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