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本无新事,出自圣经哪里?

如题所述

《圣经 〉传道书:传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传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传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传 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传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王”的所罗门(请参1:12)。他称自己为传道者,召聚人民来听他所传的信息,并且收集智慧的言语(箴言)。他是圣经中拥有世上一切(包括智慧、权力、财富、尊荣、名誉及神的恩宠)的人物,然而他却说世界上的一切至终都是虚空。他致力唤醒人民不要将信心放在个人的努力、才能和自己的义上,而要将自己奉献给神,作为他们活著的惟一理由。作者以怀疑和消极的论调写这卷书是有原因的。在他将走完人生路程时,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发现大多是虚空的。一般人相信只有好人才会兴旺,恶人定会受苦,但在他的经验中并不如此。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神以外,没有甚么可以令他快乐。他希望读者不要作同样无意义的追求。我们如果不在神里面,只想凭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所追求的反会令自己厌倦。所罗门治理的以色列国虽处于全盛时期,但他想让百姓明白:成功和繁荣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参诗103;14-16;赛40:6-8;雅4:14)。人类所有的成就,终有一天会归于乌有。我们应该将这道理存记于心,好叫我们有智慧地生活。不然,我们在成功时就会骄傲自满,失败时就会失望气馁。他写这书的目的,是要说明世上的财物和成就最终皆是虚空,惟有认识神,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我们应该在言语、思想和行为上尊神为大。如果你像所罗门一样彻底检视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事奉神才是最重要的。或许神正要求你再次思考你人生的方向,正如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所做的一样。真正的智慧在神里面,真正的快乐由讨神喜悦而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传道书一章九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