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本无新事,出自圣经哪里?

如题所述

出自《 圣经 》传道书 传 1:9 

原文: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文章节选:

传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传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传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传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传 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传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传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传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扩展资料:

传道书的主题,感叹人生之虚空。

人在日光之下的劳碌皆属虚空,惟有信靠神,人生才有真正的满足。所罗门智慧超群、雄才大略,但滥用神恩,使国败落。晚年时看透万事,悔悟前非,把自己个人主观的经历,配合客观之观察,辩证他的见解,劝导世人接受,免重蹈其覆辙。

他告诉世人不论是知识的或是快乐的寻求,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人类对财富、美名、寿命、权力、地位一切的追求,结果也是虚空,没有意义,没有满足。只有在神里面,才能寻得生命的意义与方向。因此要趁着年幼,当记念造你的主。

传道书的钥字是「虚空」─企图从神以外找着生命的意义,都是徒劳无益的空虚。看看「日光之下」,就知道人一生的追寻,终归挫败(八17)。除了神自己,没有一样东西能填满神在人生命中设定的空位。

奥古斯丁的名言:人不能满足,只有在神里面才有安息。但是有了神,生命则变得圆满且有意义,迸发生命中充满着从神那里来的盼望。传道者以积极的思想作本书的结尾: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圣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圣经 》传道书:传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传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传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传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传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传 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传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传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传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扩展资料:

《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最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典,讲述古时犹太人、耶和华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 当犹太教经典大量译成希腊文本后,希腊文ta biblia(复数,原意为“诸书”)遂被用以专指这些经典;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汉译作“圣经”。

《圣经》是一本相当厚的书,页数跟字典差不多,但其实《圣经》不只是一本书,而可以说是一套有66本的丛书。其中有长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期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犹太教的正式经典,包括律法书5卷、先知书8卷、圣录11卷三个部分,故通称《泰纳克》(Tanak,系Torah、Neviim、Ketuvim三部分的首字母组成),又称“二十四书”。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旧约圣经》里面有39卷,《新约圣经》里有27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圣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2
《圣经 〉传道书:传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传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传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传 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传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王”的所罗门(请参1:12)。他称自己为传道者,召聚人民来听他所传的信息,并且收集智慧的言语(箴言)。他是圣经中拥有世上一切(包括智慧、权力、财富、尊荣、名誉及神的恩宠)的人物,然而他却说世界上的一切至终都是虚空。他致力唤醒人民不要将信心放在个人的努力、才能和自己的义上,而要将自己奉献给神,作为他们活著的惟一理由。作者以怀疑和消极的论调写这卷书是有原因的。在他将走完人生路程时,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发现大多是虚空的。一般人相信只有好人才会兴旺,恶人定会受苦,但在他的经验中并不如此。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神以外,没有甚么可以令他快乐。他希望读者不要作同样无意义的追求。我们如果不在神里面,只想凭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所追求的反会令自己厌倦。所罗门治理的以色列国虽处于全盛时期,但他想让百姓明白:成功和繁荣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参诗103;14-16;赛40:6-8;雅4:14)。人类所有的成就,终有一天会归于乌有。我们应该将这道理存记于心,好叫我们有智慧地生活。不然,我们在成功时就会骄傲自满,失败时就会失望气馁。他写这书的目的,是要说明世上的财物和成就最终皆是虚空,惟有认识神,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我们应该在言语、思想和行为上尊神为大。如果你像所罗门一样彻底检视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事奉神才是最重要的。或许神正要求你再次思考你人生的方向,正如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所做的一样。真正的智慧在神里面,真正的快乐由讨神喜悦而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3
传道书,所罗门王在经历失败之后晚年悔悟所作。圣经说他是人类里最有智慧的,纵使如此,还是被引诱了。
第4个回答  2022-01-03
出自圣经所罗门传道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