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损坏了老板的设备,应该从劳动报酬中扣除,甚至倒赔钱吗?法律上有明文规定吗?

如题所述

法律上有明文规定需要赔偿,不能超员工当月工资的20%。有重大过错造成公司公共财产重大损失的,企业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企业可以扣除员工工资,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法律分析
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在企业用工管理实践当中,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主要包括:(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二)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比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员工有重大过错造成公司公共财产重大损失的,企业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企业可以扣除员工工资,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法律上并无此规定 若公司内部章程规定的 劳动者应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一定的相应责任.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20-05-27
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是主观故意的,就要负刑事责任了,毕竟刑法有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罪名。
2.如果没有主观故意,但违反了明确的操作规程,而且曾经违反过操作规程,造成了严重后果(死亡1-3人、直接损失5万元以上)就涉嫌责任事故罪,如果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就要承担赔偿责任,一般不超过工资的20%。
3.如果没有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有领导指挥那样干,就不负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
第3个回答  2015-10-01
如果你有重大过失或者故意是需要赔偿的。
第4个回答  2015-10-01
这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损坏设备的原因是劳动者因为违反劳动章程或者劳纪律,采取蛮干行为致使损坏设备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