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总兵大同,领尚方宝剑,左都督,太子太师,是多大的官(明)

如题所述

首先,兵部尚书是他的官位,他就是按照这个官位的正二品来领俸禄的。总兵大同我不太理解,如果是大同总兵,那他就是武将中属于很高的,我没记错的应该也是正二品。但是总兵是武将,而兵部尚书一般是文官,明朝是以文治武的典范。兵部尚书出外兼任总督和督师的都有,如袁崇焕。但是当总兵的好像没听说过。所以总兵大同可能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管九边之一的大同镇。领尚方宝剑纯粹是一种象征,无非就是如皇帝亲临,然后再砍个把人。左都督其实是武将中最大的官,朱元璋撤销大都督府后设立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每个都督府都设左右大都督各一人,正一品。这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部门,主管带兵打战,是军令部门。而兵部主管制定战略战术和武将考核、后勤补给,是军政部门。所以一个文臣是不可能兼任左都督的。太子太师是加衔,从一品,明朝设三师,也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作为荣誉头衔。最后我想说你说的这串头衔我认为不可能发生在一个人头上,是不是什么小说上说的。追问

我记得武宗年间有武将兼任兵部尚书的

追答

人名知道吗,我百度上搜了一下没发现,但是按照明朝祖制,如果一个武将要当兵部尚书应该也要放弃武官的职位,毕竟兵部尚书是文官系统的官位。不过在正德皇帝那朝出什么怪事也不稀奇,是不是他自己改名朱寿的时候既当大都督又当兵部尚书,我就不太清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7
1、如果这些官职是一个人的,应该是兵部尚书衔,总兵大同兵马,赐尚方宝剑,领左都督,赏太子太师。
相当于现在的:兵部尚书衔----国防部长级,总兵大同兵马--大同军区司令(中将),赐尚方宝剑---中央特使,领左都督----大军区副司令级别(中将),赏太子太师-----荣誉政治局委员级别。

2、尚方(也作上方):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 即皇帝御用的宝剑。持有皇帝所赐尚方宝剑的大臣,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3、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一般为二品。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
4、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诛胡惟庸﹐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中叶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始有统军实权。
5、太子太师,古代官职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明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明初以朝臣兼东宫师傅。成祖后,太子三师、三少只用为兼官、加官、赠官。清同明制。
第2个回答  2011-06-07
兵部尚书明代正二品;
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明代总兵始设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为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总兵官之下,还设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游击之下还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等。
尚方宝剑明代称尚方剑。赐尚方剑以专杀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明代“万历三大征”时开始实行的。
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
明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第3个回答  2011-06-07
兵部尚书是一品;总兵有一品有二品,大同是重镇总兵应该是一品;领尚方宝剑是虚衔只是代表你是钦差;左都督也是一品吧过好像可以开府;太子太师,一品,就是太子的老师。
如果这么多官职是一个人,那人就位极人臣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06663.html?an=0&si=5

第4个回答  2011-06-07
兵部尚书明初是正二品,建文登基后改为正一品。朱棣篡位后复原;
太子太师 从一品;
左都督 正二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