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嗣庭的之死

如题所述

查嗣庭因文字狱既被“革职拿问”,打入天牢,“交三法司严审”,其苦楚不言可喻。他自知这次获罪,决无生还之望,就在雍正五年阴历三月廿二日申时,在监狱里服毒自尽。(据《海宁查氏族谱》及查慎行诗。一般均称病死,误。徐啸秋《海上旧闻作》”此后,及五月,侍郎服毒毙于狱,时间有误。)查嗣庭的自尽,引起了雍正更大的震怒。五月初七日,“内阁衙门议奏:查嗣庭蒙恩擢用,历官至吏部侍郎,阴怀二心,忍行横议,臣等谨将查嗣庭所著日记悖逆不道大罪,并夤缘请托,关节私书,逐款究审,嗣庭亦俯首甘诛,无能置喙。除各轻罪不议外,应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今已在监病故,应戮尸枭示。查嗣庭之兄查慎行、查嗣瑮,子查澐、侄查克念、查基应斩立决。查嗣庭之子查克上,在监病故,次子查长椿、查大梁、查克瓒、侄查开、查学,俱年十五以下,应给功臣之家为奴。所有财产,查明入官。”得旨:“查嗣庭着戮尸枭示,伊子查澐,改为应斩监候。查慎行年已老迈,且家居已久,南北相隔路远,查嗣庭所为恶乱之事,伊实无由得知,着将查慎行父子俱从宽免,释放回籍。查嗣庭之胞兄查嗣瑮,胞侄查基,俱免死,流三千里。案内拟给功臣之家为奴各犯,亦着流三千里。其应行拿解之犯,该抚查明,一并发遣。查嗣庭名下应追家产,着变价,留于浙江,以充海塘工程之用。”(据《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五十七)。
查家是个世代和睦的大家庭。案件初发生时,全家老少包括僮仆因受株连而被抓送北京刑部监牢的人口,一次就有上百。查嗣庭之子查克上,原来已官至内阁中书,早在查嗣庭自杀之前两天,即三月二十日死于狱中,无论是病死还是自尽,这对查嗣庭之死肯定有直接的影响,也即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紧接着,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复巢之下无完卵”,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家破人亡了。查嗣庭的继室史氏闻讯后,与儿媳(查克上之妻)浦氏相约自尽。史氏曰:我与若罪人家属,纵不至死,然拘系之辱无可幸免,皇恩宽大,岂禁其毕命闺闱乎?遂悬梁自杀。浦氏本来也出身官宦之家,是嘉善浦文焯之女,这时也吞金而死。据邑人管庭芬在《海昌丛载》卷四《查氏妇女》一文记载,浦氏临死前还写了一首绝命诗:“网极恩深未少酬,空贻罪孽重亲忧,伤心唯恨无言别,留取松筠话不休。”查嗣庭的一个女儿查蕙纕远徙边塞,生死不明,在流放途中写了一首哀惋动人的题壁诗:“薄命飞花水上浮,翠蛾双锁对沙鸥。塞垣草没三秋路,野成风凄六月秋。渤海频潮思母泪,连山不断背乡愁。伤心漫谱琵琶怨,罗浮香消土满头。”(见《柳南随笔》)一个才女如此下场,真可说是惨绝人寰的了。
受株连的年纪最大、官职最高的是查嗣庭的二哥查嗣瑮,这时已七十六岁高龄,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关西,于雍正十一年(1733)九月廿四日,客死异乡。查慎行和他的长子查克建、幼子查克念等人,算是一门中最幸运的。最初案发之时,“阖门就逮,先生怡然,抵京自陈:‘实不知本末。’诸大臣闻讯,亦喟然曰:‘彼固敝屣一官者也,其弟仕京,相隔辽阔,宁复知之?倘以此株连,不亦枉乎!’乃共以其情上闻。世宗亦雅悉先生高节,特令释之,并其子。”(见全祖望《翰林院编修初白查先生墓表》)查克建成进士较早,这时已就任刑部郎中,早年还在任束鹿知县时,就以为官清正得到康熙赞扬(见查慎行《陪猎笔记》),总算剩他和他们的儿子逃过了这场大难。查慎行七十八岁高龄,从雍正四年(1726)十一月初八离开海宁老家,次年正月初八全家入狱,无论在押解路上,还是狱中,都历尽艰辛,浑身毒疮,又加生虱,到天热还穿着破寒衣。几个子侄都在牢中生病。一次牢墙倒塌,险些被压死。直到三月初十日,也即半年之后,方得出狱。当初北方赴诏狱的有九个子侄。查克念在京,首先投狱,这时放归故里,除了他兄弟嗣瑾(信庵)父子过继给堂叔依律免议外,就只剩查慎行和他小儿子查克念了。从此,查慎行郁郁寡欢,南归后才一个多月,于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三十日病逝家乡。
另一种传闻据邑人管元耀的《海昌观》引徐啸秋《海上旧闻》,对查嗣庭死后有另一种说法: “旋奉旨,查澐改监候,查慎行父子释放回籍,查嗣庭侄查基免死,流三千里。然侍郎终无恩免戳尸之旨。狱官以盐封其尸者经月。后知上怒已解,始敢就殓。越数年方归榇。闻此案世庙(指雍正)初其震怒,查氏诸人俱无生理,各有狱中寄家人嘱后事书。初白书草纸秽纸,此卷今犹藏邑中故家。侍郎一书,司狱不敢付家人,以呈司寇,司寇即以入告,书中悔改畏罪语极悱恻,由是天威渐霁,颇不欲深究,又恐刑部诸臣以株连成大狱,日记二本会审时发下,其中来往诸人名字,俱以浓墨涂去不可辨识。定谳疏入,又留中甚久,故侍郎获保首领,归葬故乡。……”作者并以查慎行诗《哭三弟润木》二首中句:“罪大诚当杀,全归有数存。生难宽吏议,暝亦沐君恩”为证。(按据乾隆间《海宁查氏族谱》载,查嗣庭卒葬紫云村局河头。“戮尸枭示”之议虽见于内阁衙门奏议及谕旨,但是否照此执行未见记载。此说或亦可信。)雍正六年八月,朝廷宣布准许浙江士子从次年起参加乡、会试。这是恢复得较快的,也许和前一说有关联。据《海昌采芹录》一书记载,当时又进行了一次大清理:雍正七年,议准浙属冒智文武生员,限在两月内具呈自首,改归原籍,过期不首,黜革治罪。仅海宁一地,由外学改归海宁县学的,就有杨纯熙、吴嗣广、祝澐、管凤梧等一百三十三人之多。可见在封建专制高压之下,士子们也有冒籍应考地对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