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时的抗干扰性弱?

为什么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时的抗干扰性弱?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既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其具体操作中有的是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卷利率。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的。
调整利率的主要目的还是调整贷款。但是,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货币总额。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基础货币(M)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虽不是中央银行控制,但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准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进行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