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个疑问想问一下真正懂佛法的人!

我喜欢看佛经很长智慧,但看到障碍大智慧的——“所知障”时有些不解。问什么佛经里说知道的越多就会形成所知障离大智慧就越远,那是不是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么,该怎么理解?
如果佛经的意思是不去执着于一切,那世间的种种智慧还要不要学。

所知障,不是因为所知,而导致的障碍。而是所知不够而导致的障碍!

其一:
所知障的道理,至今已经被误会成所知太多,造成学习、智慧的障碍。其实都是好几代下来,将佛法真实义错会的越来越严重,今将引据经典解说所知障的真实义:
解深密经卷二: 【若回向菩堤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於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由彼为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这就是不共二乘阿罗汉所断的所知障,是必须成佛时方能断尽,那所知障的内涵又是什麼呢?
解深密经卷四:【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 世尊!世尊!此诸地有几种无明?几种障对? 佛言: 观世自在!有二十二种无明,十一种障。观世自在!於初地中,执著人我法我无明,恶道烦恼染相无明,迷没彼二,是故名障。……於佛地中,於一切境界极微细无明、他障无明,迷没彼二,是故名障。】
在解深密经中,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萨,所要对治的所知障,也就是无始无明,而这些障,都是由於对於一切境界还没有究竟了知其真实相。换句话说,并不是所知太多,而是所知不足,对於一切境界的真实相还没有究竟了知,而无法成就一切种智。
是故佛弟子们应当迅速远离那些久被扭曲的邪见,否则在佛道上只会停滞不前,无法深入了解断障破无明的内涵,又要如何亲证实相智慧呢?

其二:
末学必须针对所知障作辩正:
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多有法师居士认为所知障就是世间法知道的太多,这实在是一文解义,三世佛怨!!
所知障的内涵,在胜鬘狮子吼大方便一乘经中有详细的解说,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上烦恼,这个烦恼唯有开悟明心以上的菩萨才会相应,纵然是阿罗汉、辟支佛也不知所知障之内涵,也不会相应这个烦恼,除非回小向大。
所知障是障碍成佛之道,但是不会障碍出离生死,因为所知障就是对於佛地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不如实证知。而菩萨开悟明心以后,也才不过破除极少分的所知障,乃至初地以上,渐渐少分乃至多分破除,一直到佛地才究竟断除所知障。此非二乘阿罗汉所能知也!
因此对於一般学佛人乃至修学南传佛法,修学小乘解脱道者,是不会与所知障相应的,只会与烦恼障相应;乃至修学大乘佛法者,如果还没有探求明心开悟,那也不会与所知障相应!
因此所知障对於出离三界生死是不会影响的,只会障碍成佛而已,然而要破除所知障,一定要从开悟明心开始,才能分分破除!!

《成唯识论》:“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窥基法师在《成唯识论述记》做了详细的注解:
“ 述曰。二释名也 所知境者。谓有为.无为 无颠倒性。谓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故名所知障。此即释名。此望所障增者以得名故。下转依中自当解释 前烦恼障烦恼即障。此所知障障于所知。前当体彰名。持业释也。此所障受称。依士释也。”
翻译:述曰:第二是解释这个名相的由来。所知境的意思,是说有为法与无为法。无颠倒性的意思,是说真实不坏性及如如不动之理。由于障覆此真如正理及无颠倒性的境界,所以使得般若实智不能生起;因此而能障碍佛菩提,所以名为所知障,这就是解释其名相。这是相对于所障碍的佛菩提智而增说者,以所障碍的佛菩提智而得名的缘故。下面讲到转依的道理时,自然就会解释到。前面所说的烦恼障,显示烦恼本身即是遮障;这个所知障,是障碍于成佛所应了知的境界。前一个烦恼障是依烦恼当体而彰显其名为烦恼障,就是从执持业种上来说的;这个所知障是依所障的应证受的佛菩提境界而称名为所知障,是依修行者的菩萨心性而解释、而称名的。

结论:所知障应定义为:
“于诸法实相懵无所知,不晓一切法界之实相,障碍一切种智之成就,令人不得成佛,故名为障。此谓菩萨于法界实相一切种智所知不具足,是故成障,不能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0
不是的,知道的多如果为我们所用固然好,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指导实践的吗。
但是,如果执着于所认知的东西,钻牛角尖或认为我们所认知的是真实而不可改变的,那么知道的越多就会越偏离于真理。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我们以往的认知都是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没有不可改变的所谓真理。正是佛教说的“无常”
一句话就是“执着于所学所知,就会障碍大智慧的现前”
也正是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才盲目的信仰或下定论和执着
第2个回答  2010-12-20
http://tieba.baidu.com/club/6261652/p/8563655

下面是“ionic豪”师兄的回复,供参考:

其一:
所知障的道理,至今已经被误会成所知太多,造成学习、智慧的障碍。其实都是好几代下来,将佛法真实义错会的越来越严重,今将引据经典解说所知障的真实义:
解深密经卷二: 【若回向菩堤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於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由彼为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这就是不共二乘阿罗汉所断的所知障,是必须成佛时方能断尽,那所知障的内涵又是什麼呢?
解深密经卷四:【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 世尊!世尊!此诸地有几种无明?几种障对? 佛言: 观世自在!有二十二种无明,十一种障。观世自在!於初地中,执著人我法我无明,恶道烦恼染相无明,迷没彼二,是故名障。……於佛地中,於一切境界极微细无明、他障无明,迷没彼二,是故名障。】
在解深密经中,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萨,所要对治的所知障,也就是无始无明,而这些障,都是由於对於一切境界还没有究竟了知其真实相。换句话说,并不是所知太多,而是所知不足,对於一切境界的真实相还没有究竟了知,而无法成就一切种智。
是故佛弟子们应当迅速远离那些久被扭曲的邪见,否则在佛道上只会停滞不前,无法深入了解断障破无明的内涵,又要如何亲证实相智慧呢?

其二:
末学必须针对所知障作辩正:
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多有法师居士认为所知障就是世间法知道的太多,这实在是一文解义,三世佛怨!!
所知障的内涵,在《胜鬘狮子吼大方便一乘经》中有详细的解说,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上烦恼,这个烦恼唯有开悟明心以上的菩萨才会相应,纵然是阿罗汉、辟支佛也不知所知障之内涵,也不会相应这个烦恼,除非回小向大。
所知障是障碍成佛之道,但是不会障碍出离生死,因为所知障就是对於佛地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不如实证知。而菩萨开悟明心以后,也才不过破除极少分的所知障,乃至初地以上,渐渐少分乃至多分破除,一直到佛地才究竟断除所知障。此非二乘阿罗汉所能知也!
因此对於一般学佛人乃至修学南传佛法,修学小乘解脱道者,是不会与所知障相应的,只会与烦恼障相应;乃至修学大乘佛法者,如果还没有探求明心开悟,那也不会与所知障相应!
因此所知障对於出离三界生死是不会影响的,只会障碍成佛而已,然而要破除所知障,一定要从开悟明心开始,才能分分破除!!

除“ionic豪”师兄上述回复之外,末学又找到一处,供参考:

《成唯识论》:“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窥基法师在《成唯识论述记》做了详细的注解:
“ 述曰。二释名也 所知境者。谓有为.无为 无颠倒性。谓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故名所知障。此即释名。此望所障增者以得名故。下转依中自当解释 前烦恼障烦恼即障。此所知障障于所知。前当体彰名。持业释也。此所障受称。依士释也。”
翻译:述曰:第二是解释这个名相的由来。所知境的意思,是说有为法与无为法。无颠倒性的意思,是说真实不坏性及如如不动之理。由于障覆此真如正理及无颠倒性的境界,所以使得般若实智不能生起;因此而能障碍佛菩提,所以名为所知障,这就是解释其名相。这是相对于所障碍的佛菩提智而增说者,以所障碍的佛菩提智而得名的缘故。下面讲到转依的道理时,自然就会解释到。前面所说的烦恼障,显示烦恼本身即是遮障;这个所知障,是障碍于成佛所应了知的境界。前一个烦恼障是依烦恼当体而彰显其名为烦恼障,就是从执持业种上来说的;这个所知障是依所障的应证受的佛菩提境界而称名为所知障,是依修行者的菩萨心性而解释、而称名的。

结论:所知障应定义为:
“于诸法实相懵无所知,不晓一切法界之实相,障碍一切种智之成就,令人不得成佛,故名为障。此谓菩萨于法界实相一切种智所知不具足,是故成障,不能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敬请参与佛法问答:http://tieba.baidu.com/club/6261652
第3个回答  2010-12-20
佛在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让人什么都不去知,而是什么都知道了,但什么都放下,不去执着所知,其实就是一个不要执着,佛一直说度众生,度同渡,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我们在苦海里航行的工具,比如是船一样,等我们真的回归本性彼岸了,这个工具便放下了,世尊讲经说法,就是帮助我们找回如来的彼岸,所知不是障,只有执着所知才是障。我们所看到经文里的一切佛法,都是我们本性里所具有的,没有一个是释伽牟尼佛自己想出来说出来的。知道的越多,心就越明白,就越不分别、执着,这样,所知就不会成为“障”,而是真正的受用了。本性具足,何来所知。
第4个回答  2010-12-20
所知障其实也是一种执着的表现,比如有人告诉你某个地方有个黑屋子且一连好多个人都这么对你说因此你就一直深深相信他们所说的而听不进别人所说,如果有一天某人告诉你那里根本就没有屋子,而你表现出不相信后面这个人所说也没去亲自查看,于是之前的认知就变成了你的所知障。有一个佛教故事是讲一个师傅往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倒水,弟子不解。师傅就说这装满水的杯子就如同你现在的状况一样,心里装满了自我的看法而不能空掉自己的知见,这样是没法学进新知识接受新东西的。
第5个回答  2010-12-20
心经 如果你在别的经典里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不妨读读“心经”。
你看看“现世因果教育”吧,从中会有所启发的。百度能搜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