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其孤某善事大母”的“事”的意思

如题所述

“事”,就是服侍,赡养,奉养的意思。
“嘱其孤某善事大母。”出自大才子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中的故事《李孝子传》,大意是说曲江这个地方有个人叫李维煌,他父亲在他10岁时候就死了,家里也没有什么田产牲畜,他母亲靠做针线活供他读书。某一天,这个李维煌突然大哭,说是:“ 赡养父母,乃是儿子的职责,如今子不养母,反而要母养儿,做儿子的内心如何能够安宁?”于是就辍学种田,很孝顺地赡养他的母亲。他母亲曾有喉疾,李维煌哀求上天,曾经得到神人的帮助。又有一次半夜暴风骤雨,他背着她的母亲躲在桌子下,整个屋子都垮塌了,就是那张桌子完好无损......
李维煌这个李孝子死的时候55岁,临死之际,他抱着她的母亲大哭,“嘱其孤某善事大母。”----就是说:自己弥留之际,任然不忘记“交代他的后代要好好地侍奉奶奶”,“大母”,即奶奶。
袁枚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年间的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有很多志怪小说传世,也就是一些鬼怪小说。这一篇《李孝子传》同样包含许多神奇的情节,我们很容易辨别它的真伪,但是作为一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传奇,它的精神,它的立意,它的文笔,使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任然感概万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8
事:侍奉,伺候。

出自:李孝子传

李孝子传 袁枚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
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
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彼所读何书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28
事:侍奉,伺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