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能在中国成功》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它在国际上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以下摘录一些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对马克思思想的评价。

  

  1999年10月,英国BBC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荣登榜首。评选后该公司指出:“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
  到了2005年7月,他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中,又开展了一项题为“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的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的票数远远超过休谟、康德、柏拉图等人,而荣登榜首。栏目主持人布拉格宣布说:“马克思登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就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就此发表评论说:“如果你读《共产党宣言》,你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很有力、很了不起的文件。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其它任何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德国《明镜》周刊2005年作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2/3的东德人、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2005年8月22日,《明镜》周刊刊登题为《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封面文章,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当该周刊记者问到不来梅大学劳动和经济研究所所长鲁道夫?希克尔和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诺尔特,为什么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现在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希克尔回答说:“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这两位学者都认为:“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在21世纪初,我们需要象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1998年5月13至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会议主题是:如何取代资本主义?如何实现人类的解放?法国《人道报》是这样报道的:“今年,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这次会议将再次使历史沸腾起来。”
  法国《星期四事件》报用“《共产党宣言》150周年华诞,谁来吹生日腊烛——马克思老爹后继有人”为题进行报道。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题为《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认为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二、三、四名。文章指出:“在今天的西欧和美国,以大学生和非专业为对象的关于马克思的书一直销量稳定,而且这方面的新书还在不断问世。”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梅格纳德?德赛在最近出版的新书《马克思的报复》、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今天为什么要读马克思》,指出:“马克思遭到了误解,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都是正确的,他应当得到更多的承认”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杜梅尼尔和列维说:“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来说是理解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最好办法。”

  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可以说,即使在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也有很高的地位!尤其在经历过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去寻找解决方案。

  二、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世界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球具有崇高的地位,那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效果又怎么样呢?

  很遗憾,与在思想领域的崇高影响力不同,在社会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获得大的成功,尤其在它的诞生地:西方。

  18世纪后,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社会繁荣,导致大量的新思想诞生。马克思主义也是在那个背景下诞生的。

  但是,一种新思想的诞生是一回事,能不能被社会接受,能不能在社会上付诸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战乱让西方世界的工人阶级产生觉醒,欧洲大地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人运动,包括“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以及“共产国际”运动,他们都试图在欧洲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随着二战的结束,西方社会开始经济腾飞,马克思期盼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并没有发生,反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大量涌现,西方国家政府也开始注重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导致社会矛盾逐渐缩小,工人运动的基础逐渐丧失。

  于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西方世界逐步失败。

  在其他地区:

  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国家基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到了1990年以后,随着冷战结束、苏东巨变、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指导思想首先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被解除,至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整个欧洲宣告失败。

  需要补充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在西方世界失败了,但马克思的某些具体思想还是被西方社会所接受和实施。如在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干预的资本主义”体系就把马克思提出的诸如“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社会失业保障制”制度加以立法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分化。

  

  目前,坚持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中国,越南,古巴以及少量拉美国家。在这其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几个国家正在积极模仿中国,进行变革。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全世界的现状。应该说,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实践在全球并不成功。

  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它诞生的本土不能获得成功,却在中国意外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三、 中西方不同的的思维土壤

  一棵树要想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首先必须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有些土壤适合这些树种,有些适合另外一些。

  同样,一种社会学上的理论要在社会上进行成功的实践,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土壤。这个“土壤”是这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施也是一样,必须找到与它相适应的思维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近年来,西方国家四处强行推销“西方民主制度”,结果把许多国家推进了混乱的境地,不少国家甚至出现战火和分裂,其中的原因同样是因为“西方民主”这棵树苗,并不适合当地的思维土壤。

  可见,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还是“西方民主”这类的思想,都不是“普世价值”,都需要合适的土壤来接纳它!

  那么,中国和西方的思维土壤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

  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等等因素的作用,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文字。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和载体,使用不同文字会产生不同的思维习惯:

  西方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偏向符号化、抽象化,它锻炼了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拼音文字传递的信息精确、细致,导致西方人思维具有精确化、微观化的特点。

  而中国人使用的汉字本身有图形特征,让中国人的思维偏向于形象化、感性化;汉字本身具有空间信息,使用汉字必须注重上下文的语境,这就造就了中国人思维中“注重关联、注重整体、偏向宏观”的特点

  这就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土壤”:

  中国思维注重整体和宏观,注重关联,西方思维注重局部和微观,注重分割和解析。

  正是这种“土壤”差异导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西方的失败和在中国的成功!

  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让他们养成了“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的自我认知,在思维上形成“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习惯,这种思维土壤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明显是相抵触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新学说在欧洲大陆诞生后,人们一度感到很新鲜,但却很难从根本上去接受它,因此,在欧洲大地,能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少数。这就是“思维土壤”的问题。

  随着战后西方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矛盾逐渐缩小,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欧洲大地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却成功了呢?因为中国拥有接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土壤。

  深入研究后,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在很多方面本身就像是“中国的学说”!

  我们继续分析。

  四、 马克思主义思想更象一种“中国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组成部分:
  哲学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学方面:政治经济学
  政治学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更像是中国的学说,因此他们更适合中国的思维土壤:

  马克思的哲学更象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具有以下两大差别:

  在研究对象方面:西方传统哲学重点研究“人”,“自然”,“心灵”等问题的“本身”,并且越来越细节;中国哲学则注重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个注重“本体”,一个注重“关联”;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传统哲学强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考方向是单向的,希望找到绝对的、唯一的真理;而中国哲学强调辩证思维,强调关联、转化。
  简单说就是:一个强调“只有一个正确”,一个强调“两者都有道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借助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来研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法,认为万物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影响。

  马克思哲学中“对立统一” “螺旋式上升”等观点都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物极必反、阴阳转化”等学说有相通之处。

  总之,马克思的哲学,是在研究“关联”问题,采用“都有道理”的辨证思想,从这一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像是中国哲学。

  马克思的经济学更接近于中国人对经济的观点

  西方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高度重视商业行为,他们把“经济”当作一个极端重要的社会现象,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加以研究,并且越来越细,形成一个体系。西方经济学注重保护个人财产,强调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中国历来把经济行为置于整个社会运行之中的角度去观察,认为经济行为必须服从于社会整体,强调政府的绝对管控。

  在这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和中国人的经济观点接近:它把经济活动置于整个社会的层面进行观察,综合分析政治、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阶级的划分,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强调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而不是放任,它揭示了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危害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更加接近于中国传统的经济观。

  马克思的政治学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

  传统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是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强调保护个人权利,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局部重于整体,至少是局部和整体同等重要”,因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都是围绕保护个人权利这个核心。

  中国社会的传统是集体主义,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西方社会存在两个阶级,不加限制地“保护个人权利”实际上是在保护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它的本质是损害广大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应该推翻这种制度,实行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无产阶级专政”。

  保护多数人利益还是保护少数人利益,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理论的根本差别。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都注重保护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从这一点看,马克思主义又一次和中国传统思想吻合。

  综上三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西方传统思想具有重大差别而与中国传统思想高度吻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存的土壤。

  在20世纪初,中国处于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的社会思潮五花八门,大家都在寻找一个适合中国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有复古思想,有全盘西化思想,也有马克思主义思想。

  由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这种思想一经传入,就深深吸引了广大劳苦大众。在进步青年和大批开明绅士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了的马克思主义,它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变成了中国人能够听得懂的理论,于是才能够逐渐影响大多数中国人。

  可以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过程,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战胜“极少数人的利益”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战胜西方传统思想的过程。

  至此,我们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成功。

  现在问题出现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出现在西方世界里,却和中国思维更相近?

  这就需要分析它诞生的环境以及他的思想形成过程。

  五、 马克思为什么像个中国人?
  ---独特的德国以及黑格尔的作用

  马克思是个德国人。德国本身属于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德国又具有很独特的特性。

  日耳曼文化中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服从和纪律。这一点与传统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体的文化具有差别。这也让德国在西方世界里一直很独特,从发起两次世界大战到战后的快速崛起,从严谨、纪律的个人特色到孕育大量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德国都显现出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差别。

  德国文化中的这一点与中国文化更接近。

  另一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哲学家黑格尔。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非常大。

  在黑格尔的著作中,虽然多次批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但通过这些批判,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有着深入了解。

  我们阅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可以发现很多中国思想的影子,甚至有学者干脆说黑格尔完全是抄袭了《道德经》,只不过把《道德经》变成了西方话语给述说出来。

  

  黑格尔那个“绝对精神”就相当于老子的“道”。
  老子说道的运动是“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黑格尔则用一个“否定之否定律”来命名。大同小异。
  老子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两极相生相克的思想,黑格尔谓之“对立统一律”。
  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思想,黑格尔谓之“质量转变律”。

  …….

  当然,我们没必要去深究黑格尔到底是不是完全抄袭了老子,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黑格尔的三大辩证规律是黑格尔思想的 “内核”,这些内核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我们就看到:德国在西方世界具有某种中国的影子,黑格尔思想也具有某种中国思想的影子,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具有中国思想的影子!所以它更适合中国的土壤。

  六、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最后我们再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教条化、机械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后的产物。

  我们不能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凭空从西方学来个“马克思主义”,然后再强加给了中国社会,而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共鸣,是中国人“使用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创造和改变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就一直在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直在进行“中国化”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变成了中国人能够接受的语言,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同时,又把工作中遇到的新成就,新思想不断转化成理论,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得马克思主义越来越适应中国独特的国情。

  从推翻国民党政权到随后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不断地中国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到了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世界优秀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思想的核心。

  这将是一个跨越古今中外,包容了各种优秀文化的思想体系。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合到了中国现代思想体系之中。

  最后,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那两个问题了: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失败是因为西方缺乏它生存的土壤,而中国思维方式则是它的适合土壤。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可以成功。

  第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思想体系,它更像一个中国思维,而且中国人也在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此,中国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中国不需要全盘西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