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如题所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努力让人民过上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一、追本溯源,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更是结合新的历史方位,为党的根本宗旨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如初。
1.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一论断首次鲜明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坚定地永远站在人民一边,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到提出 “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再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同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2.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直至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旗帜上始终鲜明地铭刻着“人民”二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目标,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并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奋勇拼搏,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从郑重承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到科学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再到深情道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鲜明宣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决心。从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层面看,无论是推进“厕所革命”、解决垃圾分类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还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提出“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什么代价、什么风险都要担当”的重要要求,等等,处处彰显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
二、深学细悟,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1.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古语“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强调“为谁发展”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五大发展理念”,都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党的新闻舆论和文艺工作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再到“六稳”“六保”等为民政策的出台,治国理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蕴涵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指向。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部署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要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时时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担当。
2.发展依靠人民的根本方法。2018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从小岗村村民按下包产到户的红手印,到新时代万众创业的蓬勃兴起,再到科技创新从“跟跑者”变为一些领域的“同行者”“领跑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勇敢探索,推动了我国改革发展一步步向前推进。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正是医务人员白衣执甲,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社区工作者昼夜值守,志愿者无私奉献,亿万人民自觉防护,才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第一标准,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不竭动力,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道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一价值追求在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是大力推进共同富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另一方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改善教育、就业、医疗、安居等民生问题,建立和完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每个中国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身体力行,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辉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1.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也是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明确要求。无论在任何时候,每名共产党员都要筑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立场深化改革开放,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突出人民利益导向加强制度创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引领使命,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强化使命,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2.努力实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2017年从都国际论坛”嘉宾时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决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为千秋万代计”的视野大刀阔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勇气严惩贪腐分子,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让人民享受到“更有尊严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休闲、更美的环境,一步步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更美好未_”。
3.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怀抱着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初心,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人民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要积极改进作风,扑下“身子”联系群众,放下“架子”学习群众,想下“法子”服务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双艳珍
作者:王永立
来源:《求知》2020年10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