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样才能跳出舒适区。

我不满于现状又没有动力跳出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一个科普心理名词,概念是比较宽松的,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心理舒适区很好地说明改变自己带来的不适感是成长的必然,不能因为不舒服的感觉而回避成长(改变自己)。

乍看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大家都会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我在舒服圈里过得很自在,为什么一定要我跳出舒服圈呢?例如,我做教师这份工作做得得心应手,每天工作生活也很愉快。如果不能一直待在舒服圈,我是不是要辞掉教师工作,当当医生、律师什么的,扩大自己的舒服圈呢?按照这么理解,心理舒适区的理论简直荒谬之极。

但是要跳出心理舒适区的说法在很多时候又显得那么有道理,一个内向的学生应该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扩大交际范围,这样的说法又往往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要不要跳出舒服圈?或者应该这么问,我到底什么时候该跳出舒服圈?
我们为什么想跳出舒服圈?因为我们想成长,成长的动机来源于自己的追求和社会的期待(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我想跳出总是宅在家里的舒服圈是因为我想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提高交际能力(社会期待)。

那么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当成长动机(自己的追求或社会期待)与舒服圈落差较小,那么来自内部压力较小,反之则较大


当我的心理舒适区既符合自己的追求也符合社会期待,那么就不存在跳出舒服圈的必要了。例如,教师工作我得心应手,也是我的追求,也符合社会对我的期待,那我干嘛要换工作呢?

二、我的追求和社会期待的偏差可能会影响跳出的动力。


例如,周末要戒掉打电脑的习惯安排复习任务,如果只是父母的要求(社会期待),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么跳出这个舒服圈(戒掉打电脑)的动力就会较小。如果这既是父母的要求,也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么跳出舒服圈的愿望会更强烈一些。

三、社会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么幸福感就越强

来自蔡中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7
可以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再按照目标一步步实行计划,实行计划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把这些事做到尽善尽美,你自然而然就跳出舒适区了
第2个回答  2019-01-27
做其他事情就可以跳出去了,你去工作上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学业可以继续深入提高学历,生活就是去手动做其他菜式,那么多东西可以选择
第3个回答  2019-01-2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服区。一般来说,所谓的舒服区都是每个人的坏习惯。只有坏习惯才能让你最舒服。所以你要跳出书去。反省自己的恶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重新,吸引对方回到你身边。
改掉自己的坏情绪。
坏习惯也不能要。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要你快快滴成长起来。成为那个优秀的,人。
第4个回答  2019-01-27
舒适区一般是指自己熟悉的环境,不管是社会交往还是工作还是什么,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恐慌等等,所以个人觉得如果想跳出舒适区,就要去尝试以前舒适区之外的东西,可以改变环境,试着交新的朋友或者是去做之前没做过的挑战这些,都可以,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只要第一步迈出去就等于成功一半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