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论述文学作为审美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综合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之一种。文学艺术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想象、幻想、形象、情感等性质,这些属于审美范畴,因此说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它是能动的反映,体现出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基石。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人类学的观点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

从现代经济学观点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的社会学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形式;从历史唯物论角度看,文学是“人民文学”,从媒介和符号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这样马克思主义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描画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31
一、形似与神肖:小说的人物美
二、曲折与逶迤:小说的情节美
三、跌宕与错叠:小说的叙述美

一、形似与神肖:小说的人物美
中外小说发展史证明:小说创作的中心课题是塑造鲜活而又富有典型性的小说人物。小说人物形似和神肖于生活原型,既是创作者在创作时应遵循的审美规范,也是构成小说人物美的主要标志。
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小说的审美规范首先要求小说人物要“形似”于生活人物。生活原型在演变成为小说人物时有三种情况:一是作家将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物原型直接写进小说,鲁迅小说《故乡》里的闰土;二是杂取种种合为一个,即作家将几个人物形象,分解后重组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三是作家通过想象虚构去创造新的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形象,这种虚构型人物为作家创作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这三种塑造小说人物的方法,都能使小说作家更好地表达他对生活原型的理解,突出小说人物的个性特征,使小说人物不仅在外表上“形似”于生活原型,而且富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神韵。
小说典型人物的形似与神肖得到了高度统一,共性与个性得到了有机结合,它能更充分、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本质规律,因而也具有了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
所谓“历史厚度”是指小说的典型人物能表现一个民族比较长时期的性格本质和生存状态,通过历史的人,来揭示人的历史。由于小说人物能反映出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因此具有历史感;而且优秀的小说典型人物又能概括民族性格的本质,因此又具有厚重感。这是人物历史厚度审美要求的两个基本要素。陈忠实的获奖小说《白鹿原》体现的人物的历史厚度在当代小说的创作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家以白嘉轩为中心人物,把漫长的关中近现代史浓缩在白鹿村中,通过白鹿两家人的祸福遭遇,恩恩怨怨,折射出历史的百年变迁。
......
第2个回答  2010-12-24
分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三点论述。
第3个回答  2010-12-24
总算明白了学中文的越来越蠢的原因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06
楼下的,你的回答,既“学中文的蠢”,老子只想说一句:去你妈的,能说这种话的就是半憨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