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

如题所述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1、间接性与广阔性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使得文学形象具有了其他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广阔性。

文学形象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受的,需要读者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学修养,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把文学又称作“想象的艺术”。

文学天地的广阔性,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特性。语言具有广泛而深人的表现能力,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语言有着最大的自由和极大的容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的广阔性更表现在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丰富精神世界。

2、情感性与思想性

一切艺术作品从总体上讲都离不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点,因而,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显得格外突出。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同时,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

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间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人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

3、结构性与语言美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利用结构这个重要手段来完成。所谓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得失。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得文学具有了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审美特性。同时,文学的语言因为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本身也具有审美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言美甚至构成了文学的特质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言常常令读者回味无穷,获得一种唯有语言艺术才能给予的审美享受。文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语言最恰当、最确切、最精练地表现对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