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这几句话怎么解释

如题所述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就孝顺父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就尊敬哥哥;反之亦是如此,即父亲不爱儿子,儿子不孝顺父亲,哥哥不爱护弟弟,弟弟就不尊敬哥哥。
《战国策·秦策三》:“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
元·佚名《冻苏秦》二:“可甚的叫做父慈子孝,俺一家儿努眼苫眉,只待要逼苏秦险些上吊。”
清·蒋伊《孝友堂家训》:“居家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本之本也。”
清·佚名《明珠缘》二一:“父慈则子孝。乞陛下不必浮词遮饰,惟祈真爱滂流,臣民均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0
父亲不慈祥儿子就会不孝顺。哥哥不友好,弟弟就不会恭维
第2个回答  2015-09-20
自古教化都是从上到下实施的…自古都是先人教育给后代的…于是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孝顺…哥哥不好弟弟便不恭敬…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5-29
这几句话是出自《三字经》的经典名句,全文如下: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黄河东,波涛逐。长江流,黑白浊。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段话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指出为人子女、兄弟应该具备孝顺和友爱,接着又列举了“三才、三纲”等基本概念和宇宙、地理知识,加深孩子们对孝悌的理解。其中,“三纲”这一节中提到了“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即君臣之间要有正义、父子之间要相互亲近、夫妻之间要和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