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如题所述

  一、读书能力(18分)
  1、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的成就很高,很多的诗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们的诗歌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请根据拼音,认真规范地书写诗句。(3分)
  qianliyingtiluyinghong 千里莺啼绿映红

  shuicunshanguojiuqifeng 水村山郭酒旗风

  2、回顾课内外读过的古诗词,其中有很多诗歌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请默写两句。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分)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神机(妙 )算 心悦(诚 )服 阴谋(诡 )计

  滔滔不(绝 ) 走(投 )无路 斤斤(计 )较

  4、将所给的选项按正确的顺序填入句中。(2分)
  汉字是 、 D、 、 的文字。
  A、凝聚了高度智慧的 B、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
  C、科学而又实用的 D、我们祖先创造的
  5、《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写了关羽“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两个有关关羽的故事吗?(2分)(水淹七军 ) (单刀赴会 )
  6、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比如“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买椟还珠”,你能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个成语并扼要概述故事吗?(2分)
  买椟还珠:写了郑国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楚国人善卖椟矣,未可未善于珠也。
  7、文学作品中数字“三”及三的倍数大多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你积极思考,在自己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2分) 疑是黄河落九天。
  8、平时我们读书要求将字音读准,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D )(2分)
  A、夏令营期间,我们乘车前往武当山,去参(观)那里的道(观)。
  B、客堂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两旁有靠椅、茶几;那道屏风将内外客厅(间)隔开来。
  C、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D、那个无证诊所乱开(处)方,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良好、规范的语言交际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语言交际,认真读题,测一测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交际能力(12分)
  9、如果你遇到了以下的情景,你应该怎样说话?请选择较好的说话方式(C )
  (2分)A、你买完了物品,对营业员说:“再见,我下次还会惠顾的。”
  B、同桌有不懂的问题向你请教,你不耐烦地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C、爸爸不在家,同事打来电话,你说:“对不起,爸爸出去了,有什么事可以让我转告吗?”
  D、路上你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你说:“对不起,这种事不该问我,有事找警察吗?”
  10、学校教美术的张老师很爱画画,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如果请你介绍张老师的情况,下列哪一项能准确表达(A )(2分)
  A、爱画画的张老师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B、张老师很爱自己可爱的小女儿。
  C、张老师有一个爱画画的可爱小女儿。
  D、张老师可爱的小女儿爱画画。
  11、读下面一段新闻,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这则新闻揭示的含义(3分)
  独生子女是一个8000万的大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这批人不教育好,将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潜在影响将在未来四五十年内完全爆发出来。刘西拉委员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他教授的200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学时,只有不到10%是自己来报名的,其他全部都是父母扛着行李送来的。
  说明现在的父母都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了,以导致孩子没有自强自立的精神!

  12、班主任王老师因学校紧急会议无法到班上布置星期六的社区活动安排,她将活动安排计划交给班长。如果你是班长,你怎样说明情况并做布置?(2分)
  活动计划:(1)早上8:00必须在学校门口集合;不可迟到(2)必须统一穿校服;(3)必须配戴校徽。

  13、据报载,我市磁湖周边居民非法开塘围堰捞鱼异常猖獗,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生长,破坏了渔业生产秩序。就这一现象,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3分)
  现在大自然的生物已在慢慢灭绝,请大家珍惜生命,和生物和谐相处。
  老师的话:你一定觉得疲劳了,别泄气,继续努力,你会有美好的收获的。
  三、阅读能力(25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开动脑筋,积极思考(13分)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觉得很美。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分离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会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qiancheng)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进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zhedang)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天空。)那一件事,我为之自豪一辈子……
  种一片树叶吧,你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4、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qiancheng zhedang 虔诚 遮挡
  15、幼小的“我”认为梦可以实现的原因是:(2分)
  心中有着美丽一股信念
  16、结合语境,模仿“燕子衔泥”,“杨柳吐芽”的句式仿写两句:(2分)
  黄莺歌唱 ,杨树摇手
  17、“大雪纷飞”时,大树没有长出来是因为“怕冷”,春天来临大树仍没有长出来又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上下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2分) 因为他种的并不是种子,而是树叶。
  18、“心中的大树”是指在我们心中要永存(D )。(2分)
  A、童心 B、信念 C、理想 D、美梦

  (二)阅读文章《我们班的“可乐”老师》,仔细体会,认真揣摩(12分)
  你若问起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是谁,准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可乐。”你可别奇怪,这是老师英文名“kohlor”的谐音,也是我们对他的评价。他确实“可乐”。
  他的“可乐”事迹,可是不胜枚举。
  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他会懒洋洋地倚在椅子上听同学背书,那漫不经心的神态令同学暗自窃喜,却不料稍有一点疏漏便被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会因电脑“发脾气”而束手无策,用哀求的语气向大家求援:“Who can help me?”他会拿出一大沓肯德基优惠券向我们炫耀,并答应我们谁考100分便带谁去KFC;他会同我们大侃特侃,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孔子的《论语》。他捉弄人的本事可大得很哪。那次,他神秘兮兮地要给我们看他的girl friend的照片,同学们兴奋不已,瞪大眼睛望着投影仪,出现的却是书中图片上金发碧眼的女郎。待同学们得知上当受骗后,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更激起了“民愤”。
  “可乐”老师的课前开场白总那么新颖有趣。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I’ll tell you a good news,can you guess?”
  “Good news?”大家活跃起来,可谁也猜不透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In May,”他怡然自得地娓娓道来,“My girl friend and I have a vecation, We’ll go to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New Orleans(新奥尔良)”
  “Oh——”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所学课文就是关于新奥尔良的。他讲课可真是别出心裁。
  “可乐”惟一让我们不乐的是作业很多。每当“可乐”老师布置完home work,我们总要抗议:“Too much!”他大喝一声:“Stop talking!”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他不慌不忙地来一句:“我有最终解释权。”同学们哭笑不得,只得乖乖地领了“圣旨”。
  “可乐”老师最让我们可乐的时候是在考卷发下来后,这时候,同学们对他布置作业多的怨气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取得满意成绩后的喜悦之情。不过现在我们的作业日渐减少,同学们迷惑不解,他微微一笑:“改革啦!抄写再多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那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人一听便觉得是真理。
  我们班的“可乐”老师,让我真正理解了“平易近人”的含义。不需要严肃的神情严厉的语调,却能让学生由衷地尊敬他。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
  20、“不胜枚举”的意思是(2) 。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第二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 说明老师的性格
  21、“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一句中,“偷”和“贿赂”本是贬义词,文章这样运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更生动的说明老师是“可乐”
  22、文中划线句中的两个词语“漫不经心”和“毫不留情”看起来矛盾,你如何理解?)
  不矛盾,这不是在同一时间
  23、“别出心裁”表现了“可乐”老师教学上 的特色;“胸有成竹”表现了“可乐”老师 性格,对还是错? 对
  2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希望更多一些“可乐型”的老师。本文的作者在最后写到“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请你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受敬重的。(3)
  拥有教学经验,对同学友好的老师。
  你就要接近胜利了,别松懈,一鼓作气,胜利将属于你
  四、写作能力(45分)
  (一)文章修改 (5分)
  后来,我加入了时毛的上网热潮。先是玩OICQ——“网上聊天”,但不知是我缺乏语言细胞,还是性格太不开郎,不久我就发现“聊天”其实很无聊。于是性格直爽的我立即改了“行”,开始了网上阅读。(许多内容丰富、思想健康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些大都是我喜欢的科普知识网站,妙趣横生,让我看不够,想象不尽,想入非非……从无限广阔的宇宙,奇妙的大自然,到生活中的奇谈怪事、计算机发展史、原子能开发与应用等,五花八门,简直是应有尽有。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
  25、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毛 ) 改为 (髦 )
  (郎 ) 改为 (朗 )
  27、文中有个成语用法不当,应去掉,这个成语是: 想入非非
  28、“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一句较为抽象,请改写这句,使之丰润具体。
  (二)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许多地方,经历过许多有趣的事,有过深切的感受。请以《快乐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不低于5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40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6
1.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写错的字词并订正。

我们进入中学以经半年了,老师们精精业业地工作,同学们克苦努力地学习;校园里文明礼貌尉然成风,校荣校貌涣然一新,真是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2.下列成语中有6个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然后在下面的方格中正确

规范地书写。

水泻不通 刻骨铭心 碌碌无为 津津乐到 见义思迁

明查秋毫 问心无愧 耀武扬威 德高望众 晦人不倦

塞翁失马 海枯石烂 时过境迁 苦心孤诣 夜色苍茫

订正:

3.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运用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课堂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看不到老师一堂课里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只知道津津有味地做笔记的现象,而更多地看到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常常听到骇人听闻的提问、千姿百态的答案,学生们在老师苦心孤诣创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4.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有一项不正确,请找出来。

(1)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A.断肠/人在天涯。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D.问渠/那得/清如许。

5.按要求修改下面一位同学的演讲稿。

我们怀化三中初一(1)班的同学个个都乐于助人。①特别是我班德高望重的班长王小刚同学,②在我生病住院期间,为了帮助我,竟然放弃了五一旅游的打算;天天到医院给我补课,③我要向天小刚和所有的同学表示忠心的感谢。

(1)句③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2)句①中有一个词运用不当,这个词是 。

(3)句③中有一处有语病,应将“ ”改为“ ”

(4)句②中的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应将“ ”改为“ ”

三、动脑筋,让作家与作品等配对成功。

6.第一组:

作家 作品

鲁迅 《春》

朱自清 《秋天》

老舍 《理想》

郭沫若 《紫藤萝瀑布》

何其芳 《天上的街市》

流沙河 《济南的冬天》

宗璞 《风筝》

7.第二组:

作家 国度 作品

安徒生 美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丹麦 《金色花》

泰戈尔 印度 《皇帝的新装》

8.第三组:

作家 朝代 作品 出处

曹操 唐 《山市》 《乐府诗集》

自居易 东汉末年 《钱塘湖春行》 《聊斋志异》

辛弃疾 元 《观沧海》 《稼轩长短句》

马致远 清 《西江月》 《白氏长庆集》

蒲松龄 宋 《天净沙·秋思》 《金元散曲》

沈复 唐 《童趣》 《浮生六记》

二、你能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吗?试试看。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 。” 13.子曰:岁寒, 。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11.潮平两岸阔,

12. ,听取蛙声一片。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14.绿树村边合, 。…… ,还来就菊花。

15. ,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定神细视, , , , 神游其中, 。

17.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 ,则是无礼。

18.“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9.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笑着,走着。

春天像 ,领着我们上前去。

20.远远的街灯明了,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21.《论语十则》中有的谈求知态度,如 , 不亦说乎? 见贤思其焉, 。

有的谈学习方法,如: ,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修身做人,如

,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

22.《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3.《天净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阳西下, 。点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24.《钱塘湖春行》中的对偶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

25. ,志在千里。

26. ,禅房花木深。

27.我寄愁心与明月, 。

28.无可奈何花落去, 。

29.争渡,争渡 。

30.莫言下岭便无难, ; ,一山放过一山拦。

三、你是一个爱读书、善思考的孩子,认真读题,完成答题任务,显示出你的才华来。

31.下面文章的思路有些混乱,请认真阅读,按正确的顺序把句子的序号排列出来,写在前面的括号中。

(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 )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已有”。

(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

(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2.根据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示例: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旅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仿写:

3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两条河流的理想都是投入大海的怀抱。它们结伴而行,奔流而下。

不久,它们遇到一片沙漠。沙漠浩瀚无边,能吞没一切。河流甲勇往直前,并充满激情地说:“为了实现理想,哪怕牺牲自己,我也要穿越沙漠。”河流乙却若有所思地说:“为了理想,我要等待好机会。”说着,它便掉转了方向。

(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两条河流在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不同做法:河流甲

,河流乙 。

(2)请发挥你的想像,描述两条河流的结局。

答:

34.就你读过的古诗文或中外名著,写出你最喜爱的一句诗(文)或一个人物形象,说明出自何人之笔,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为有源头活水来4.稻花香里说丰年5风正一帆悬6.却话巴山夜雨时 7.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 8.烟笼寒水月笼沙9·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怡然自得10.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11.吹面不寒杨柳风12.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13.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14.学而时习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5.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16.断肠人在天涯17.谁家新燕啄春泥18.老骥伏枥10.曲径通幽处20.随风直到夜郎西21.似曾相识燕归来22.惊起一滩鸥鹭23.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二、24。①③②④25.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像奶奶的白发。’’(一个精明的商人说:“像我的货物,从天上运来。”一个健壮的牧羊人说:“像我的羊群。”)(缺少“饥饿”之类的修饰限制成分扣分,人物身份与说话内容不一致,不用比喻者,均不得分)26.(1)答案一:甲河流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或甲河流急于求成,不够慎重)答案二:乙河流审时度势,讲究策略,不盲目行事(或乙河流谨慎有余,缺少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或创造机会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略27。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