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道教有什么共同点

如题所述

教都是唯恐人不信,家是隐秘不担心人信不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8
人,吃喝拉撒睡,人人差不多。
然,仅仅如此,动物也这样。因此有超越!
超越也是有层次的,如同世间人有层次一样。
所以会显示出佛教,道教,基督教等等。这都是因为众生的习惯,爱好,根性所决定的。须知,圣人化现无方!

‘’1.叩礼地藏大士!请问老子是否独觉极果的辟支迦佛?答:所向处难开化 2.请问是已证到斯陀含或阿那含圣果吗?答:观所疑为不实 3.请问是声闻极果阿罗汉吗?答:观所梦为吉利 4.请问老子今在天界否?答:观所梦为吉利 5.请问老子是在多罗夜登陵舍天吗?答:观所疑即为实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占验选辑# ​~常观世音师父
第2个回答  2015-06-15
人不同教不同 各有所益
第3个回答  2015-06-15
道教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间信仰,复受儒家与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大特徵就是重「术」,而《道德经》所谓「反璞归真」,则是道教品德修养的基本原则。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对民间各种神灵精怪信仰也收罗而後改造之,所以古人说道教「杂而多端」。

兹就道教的起源与发展、佛道之争、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佛教与道教的比较,概述於下: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始自东汉的张陵,至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乃集大成。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於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於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然不可否认者,其对儒家、佛教的义理又多所吸收。至北魏寇谦之,完成道教丰富而组织化的教理体系,信徒也扩展到上阶层。经隋、唐、宋三代,佛、道、儒三教之间互有离合;其间,道教在理论、实际两方面皆得均衡发展。有宋一代,道教与佛教给予儒家哲学有极大的影响。

关於道教的发展,最早是渊源於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复融合阴阳五行、谶纬、咒术等,成立道教思想系统,并导入佛教思想而发展之。东汉顺帝(西元一二五-一四四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至此,道教已经逐渐形成。

汉灵帝(西元一六七-一八九年在位)时,张角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另一重要派别,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徒众,并以符水为人治病,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州,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

其後有伪造之《老子化胡经》出现,鼓吹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为道教弟子的「老子化胡之伪说」。到了东晋建武元年(西元三一七年),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将道教的思想内容体系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典籍。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等人也曾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西元四四○-四五○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西元四二四-四五一年在位)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参考佛教的仪礼而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确立道教的国教化,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未久,南朝宋的庐山道士陆修静与梁的陶弘景等人整理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的理论与组织形式因之愈臻完备,称为「南天师道」。

至唐代,陶弘景的法孙王远知融和南北天师道,成为唐代道教兴盛的重要基础。
因唐高祖李渊昔日反隋起兵时自称老子李耳为其祖先,其为后裔,以自抬身价。故至唐高宗时封以「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唐末五代,杜光庭致力於整理道教典籍,集道教仪礼的大成。吕洞宾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又以断除贪、瞋、痴取代对剑术的研习,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影响颇大。宋真宗时,敕令王钦若、张君房等人编辑道藏,其中以《云笈七签》一二二卷为代表作,此外也大建道观。宋徽宗曾自命「教主道君皇帝」,诏令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板,刊行全藏,又於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科之博士,一时道教大盛。

唐宋以後,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至元代归并於以符籙为主的「正一派」中。金代大定七年(西元一一六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大道教」(後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均行於河北,然历时不久,唯有全真教仍盛极一时。在当时,全真教与天师道同为道教的二大主流。王重阳极力调和释、道、儒三教的说法,去除咒术、迷信的要素,强调佛教(尤以禅宗)的教理与出家主义。他的七大弟子称为「七真人」,其中以丘处机尤见重於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时,由《老子化胡经》而引起一场激烈的佛道论争,道教失败,於是在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诏令禁断道教。由是,道教发展大受打击,教团势力也逐渐衰微。此後,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至清代则渐次式微。在早期,道教势力兴盛时,教团组织每与国家权力相互结合,因此形成特殊阶层及专事修道者的宗教;及至道教逐渐衰微时,则转而注重民众的宗教欲求,处处以民众生活与日常伦理为基础,於是有「民众道教」之称,同时大量的善书与宝卷等也应运而出,这就是所谓民众道教的经典。

道教主张人类的根本希望在於获得现世的幸运、幸福、长寿、繁荣,为达此一理想,乃积极劝人为善,举行除灾招福、祈祷咒术等的仪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含通俗色彩。由是,不仅其顺应性、适应性的幅度扩展,就是信徒阶级也因此而增广。道教的派别虽多,然一般而言,其基本信仰与教义仍在「道」,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并谓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所崇拜的最高神是由「道」人格化之三清尊神,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然宋代以後的民众道教则或为自然星宿的神格化,或为历史人物的神格化,如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吕祖(吕洞宾的神格化)、关圣帝君(关羽的神格化)、北斗神君(北斗七星的神格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格化)等。又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服用仙药)、导引(一种柔软体操)、胎息(又称服气、行气,系将宇宙的元气吸入体内,以期不老不死的呼吸法)、符籙(符咒等的秘文)、房中(采阴补阳之法)、辟谷(避食由不纯之气所长成的谷类)、内丹、外丹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佛道之争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惟道家对於佛教的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於是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於隋唐而未衰。
佛道之争最早见於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说的诈妄;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也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伪作《老子化胡经》,为後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的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後,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开创新天师道,并使之国教化,确立道教的宗教教团;南朝宋的陆修静、梁的陶弘景对教学整备及道教经典整理予以体系化,对社会的影响也相对增加,而足以与佛教相抗衡,他们论争焦点是以「夷夏论」为中心,争论舍华夏固有宗教而信奉佛教的是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西元四六七年),道士顾欢著《夷夏论》,引致明僧绍著《正二教论》、慧通著《驳顾道士夷夏论》以辟之,又有张融著《门律》,主张道佛一致,而以道教为本,佛教为迹,提倡本迹说,然就二者优劣而言,主张道教居优位。

在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西元五二○年),宫中也有佛道二教的论争,即清道观的道士姜斌与融觉寺的沙门昙无最,以老子与佛陀二人的出世先後为对论主题,论争结果,姜斌被论破,流放到马邑。其前,甄鸾的《笑道论》与道安的《二教论》二书为当时有关佛道优劣论争的重要论著,此二书都是以强烈的论点大力论难道教的低劣。然於北朝,佛道的抗争不仅为双方的论争而已,更加上当权者的政策压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中,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的摧残佛教。

三武灭佛是指:
a.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谦之清静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怂恿,下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
b.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於天下,听信道士张宾与元嵩之言,决心灭佛。
c.唐武宗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馀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迫害及杀害佛教僧俗弟子无数,为历史上佛教徒的大浩劫。

纵观历史,三次毁佛均应道士蛊惑而设下阴谋诡计欲至佛教与死地,其心不可谓不毒,其手段不可谓不奸诈。尤其在唐代毁佛中大量无辜百姓因此蒙难,道教均是始作俑者,难辞其咎。

唐太宗在位期间,道士凌越僧侣之上,智实法师向皇帝上奏,极力申论佞道排佛的不当。皇帝命令宰相岑文本下谕谴责,智实和尚竟抗执不受诏令,皇帝大为震怒,当廷用杖责打了智实法师,并令他换上百姓衣服,流放岭南。有人讥笑智实法师自不量力,不懂进退之道,智实法师慨然叹说:「吾固知势不可为,所以争者,欲後世知大唐有僧耳!」智实法师要後世的人知道,即使在佛教蒙难的时代,大唐朝还是有僧格在。高宗显庆三年(西元六五八年)三次召集僧道於内殿论议;五年,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又就《老子化胡经》引发论争;至龙朔二、三年(西元六六二-六六三年),论争犹未止。此等佛道论争的结果,道教方面摄取佛教经典的教理,制作种种经典来对抗佛教。宋代道教活跃,王重阳创全真教;元时,其第五代教主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坏佛像,并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伪妄,宪宗五年(西元一二五五年)令二人对论,志常败论,帝遂勒令烧毁《道德经》以外的《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等一切伪经;以後二教之争依旧相续不绝;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下诏弹压全真教,魏晋以来的佛道之争於是平息。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

早期道教的思想体系是“三一为宗”,即“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精、气、神三者混一而成神仙”,从这裏演变出“长生不老、肉体飞升、气化三清”等观念,其所追求的目标是“长生不死”和“养生成神”。道教逐渐吸取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来充实和调整道教的理论,唐代道士吴筠他认为人的形体是会死亡的,应当重视神性的修炼。後来全真道更重视心性的修养,认为色相世界是虚幻的,若不能认识到这点,而执著外物为实相,必将为其所累,不得解脱。在道藏裏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则是仿照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见佛教的佛性论与禅宗明心见性说,对道教的道性论与修心炼性说有很深的影响。

道教的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与分类而有三洞(洞真、洞元、洞神)、四辅(太元、太平、太清、正一)。总而言之,道教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佛教的佛像身金色,朴实无华,相好庄严而无胡须,象徵佛教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宗教。道教的神像则挂衣披袍,穿金戴银,长髯飘飘。 佛教讲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道教则以神仙信仰为中心,追求“长生不死”和“养生成神”,故重视炼丹、养气、五行八卦、符咒之术,是天乘的宗教。

佛教的僧尼剃尽三千烦恼丝,身著“粪扫衣”,脚穿罗汉鞋,三衣一钵,生活严谨简朴。道教的道士不修边幅、长髯长发,其服饰晋以前无定制,至南朝刘宋陆修静,道服才开始制度化,有一定规格,如《仙鉴》裏说:“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於此著矣。”又道教法服有品第次序凡五等,以区别贵贱,不同仪式著不同道服,也有定制。

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称为寺院、精舍、讲堂等,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锺、磬、木鱼、铛铪、铙钹等。道士们修行的场所称为宫、观或庙,他们所用的法器中,宝剑和镜鉴是除邪禳灾的重要法宝。镜鉴有所谓三元宝照,即天照、地照、人照三种金属镜鉴,有固定的尺寸,需依法铸造。

道教从汉朝立教至今,始终跳脱不出“中国的宗教”,而无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究其原因,乃是迷信色彩太浓。晚近的道教,更只剩下了以斋醮符籙来应付民间的迷信,更显没落。
虽然道教的历史及其内容,多涉作伪及荒诞,然而其在养生医药上、冶炼铸造上及对民间劝善上,也有贡献。所以,我们在研究道教之馀,仍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它。

◆简单总结儒释道三家

以其中心思想来讲,儒家、道家、 佛家的主旨均是在追求「不朽」,甚至可以说,所有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都是在追求「不朽」。不朽有几种呢?像儒家所追求的不朽是在人际中求、在功名中求,在繁衍子孙中求,它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一代传一代,而称之为「不朽」,事实上就是个「名」字。道家是在追求什么呢?它不求别人,它所追求的「不朽」完全在自己肉体中求,这也就是为什么道家是那么极端的「个人主义」,但是它没有注意到:这个肉体毕竟只是一个「色壳子」而已;所以,以佛家来讲,这就叫做「错用心」。佛家追求的「不朽」是不生不灭的自心自性,是在自性中求。所以儒释道三家同样追求不朽,其一是在人际关系上求,另一个是在肉体上求,而佛家则在自心自性中求。顺便提到,耶稣教与婆罗门教的主旨也是追求不朽,耶稣教所追求的不朽在于其「上帝」那里,他们说只有上帝是不朽的,所以他们最后要回到他们的天父那里,与神结合、与天父结合才能得到不朽。婆罗门教所追求的不朽在于梵天,婆罗门教徒认为他们皆是大梵天王所生,所以他们最后必须要回到大梵天王那里,乃至回教所谓也是如此,要回到真主那里,才能得到不朽。这些宗教都是追求要到他们的「神」那里去「分亨」其不朽。
以佛法来讲,于「心外」见有「道」可求,名之「外道」:儒家把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口碑叫做「道」,这样的道其实很不实在,也很不可靠,因为不知那一天由于利害冲突,他便对你的褒贬产生变化。所以在后世,连孔子本人也有比较得势的时候,也有很倒霉的时候,再者,儒家所追求的是人际关系之中的东西,因此就是「外在的不朽」。至于道家呢,他们在这个会坏、会臭、 会烂的肉体上去追求不朽,那不是缘木求鱼吗?白白辛苦一场,倒不如像埃及人那样还干脆一点:做成木乃伊。像现在科学已发明了冷冻法,这也是现代人追求不朽的方法,但是如此在色身上求,也是于心外求,故也是「外道」,并非究竟。至于耶稣教与婆罗门教,乃至于其它一切宗教,也都是在他们的「神」上求,也都是心外觅法,求于外法,依计外法,亦称外道,亦非究竟。
佛说:若是心外见法,不见自心,名之为「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