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部署
根据省、部合作协议书,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工作范围涉及浙江省3个重点农业经济区,包括:浙江北部平原区(包括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长泗平原)、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包括温黄平原、温瑞平原)、浙中丘陵盆地区(包括金衢盆地、丽水盆地、新昌盆地)、沿海滩涂区(包括慈北、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近岸海域(水深小于10m)区,总面积43613km2,其中陆域37737km2、沿海滩涂1 028km2、近岸浅海4848km2(图版Ⅰ-1)。
根据浙江省政府联席会议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意见,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总体目标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反复论证和分析研究,厘定了16个工作项目。其中,基础性调查项目3个,专题研究项目6个,示范区项目7个(表1-2)。
1.基础性调查项目
(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是一次广覆盖的、系统性的、多目标的综合调查,调查介质包括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土壤母质)、沿海滩涂沉积物、近岸浅海(水深小于10m)底积物和浅层地下水,分析测试项目包括无机和有机2部分。
表1-2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结构表
续表
(2)农业地质背景调查
开展土壤母岩、土壤地质调查以及土壤矿物分析与元素生态有效性研究、土壤地球化学演化研究等工作,编制农业地质背景图,为农业地质环境综合研究提供基础性背景资料。
(3)农业地质环境遥感调查
利用遥感宏观、动态、综合、快速、多尺度、多时相的技术优势,开展土壤与农业地貌类型遥感调查、海涂资源遥感调查、浙江省农业地质遥感调查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工作。
2.专题研究项目
(1)农业地质环境与农产品安全研究
根据浙江省农产品生产现状,选择稻米、茶叶、蔬菜、果品等四大类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农产区农产品安全性现状,研究地质环境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建立农产品安全的咨询、评价和辅助决策系统。
1)粮油类:重点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以及金衢盆地的金华市等地的油菜籽、早稻。
2)茶叶类:重点为安吉、新昌、开化、泰顺、建德、临安、兰溪、浦江、东阳、义乌、武义、磐安等地不同品种的茶叶。
3)蔬菜类:重点为杭州、宁波、嘉兴等地的城郊蔬菜区、沿海滩涂蔬菜生产区和高山蔬菜生产基地。
4)水果类:以黄岩和临海柑橘、衢江椪柑、常山胡柚、玉环文旦、慈溪杨梅和梨、秀州梨、金东葡萄为重点。
(2)非点源污染对农业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对策
以浙江北部平原区、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为重点研究区,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及对农业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化学污染物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转化条件及其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预测模型及农业地质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3)农业地质环境与农业发展研究
在农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基础上,研究农业资源分布及农业自然条件的优劣和潜力,研究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农业布局建议和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4)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研究
开展浙江省名茶、竹笋、胡柚、四季柚、文旦、柑橘、香榧、银杏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的立地地质背景研究,研究主要名特优农产品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条件,建立名特优农产品的适生地质环境模式,提出适生区划建议,为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5)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研究
通过对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中所投入的主要方法、手段、技术的总结与研究,建立区域农业地质调查的方法技术体系,开展跨学科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研究,提升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水平,为农业地质环境综合研究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6)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3S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建立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各专业的子数据库;以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农业地质环境数据库为核心,开发一套适合于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资源有效管理的农业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农业地质环境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动态更新、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等。
3.示范区调查项目
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市、县,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土及生物环境,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当地农业地质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提出建议,为政府发展农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快速实现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转化。根据浙江省有关县、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代表性,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在全省选择了杭州市萧山区、湖州市长兴县、嘉兴市平湖市、宁波市慈溪市、温州市瑞安市、衢州市龙游县、绍兴市上虞市7个县(市)作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示范区。
(二)项目实施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自2002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按总体设计确定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了项目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并于2005年5月初步完成了各子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工作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展开。
1.立项论证与设计编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1年12月联合组建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可行性研究小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省内外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于2002年2月通过浙江省联席会议组织的“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
2002年3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展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的协议书,并确定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为项目负责单位,具体组织项目的实施。
2002年4月,受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并通过了由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提交的“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总体设计书”和“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设计书”。
2.野外调查工作
野外实地调查,是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实物工作量大,时间紧是野外调查工作的突出特点。项目在完成总体设计之后,各个子项目相继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
1)2002年4月~2003年6月,先后完成了浙北、浙东沿海和浙中3个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野外采样工作;
2)2003年10月~2004年6月,开展了浙东沿海近岸浅海地区海洋沉积物取样工作;
3)2003年8月~2004年8月,完成了农业地质背景的野外调查、剖面测制及样品采集工作;
4)2003~2004年,完成了全省24个县(市)五大类农产品主产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同时完成了全省7个市近400个乡(镇)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研,开展了部分污染区和地球化学异常区的野外查证、主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的野外调查工作;
5)2002~2004年,先后开展并完成了萧山、长兴、平湖、慈溪、瑞安、上虞、龙游7个市(县)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的野外综合地质调查,面积达8596km2。
3.分析测试工作
2002年7月,项目联合领导小组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招标,确认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分析中心、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承担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元素全量(53项)及pH值、土壤元素有效态及可浸提性含量(13项)、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及多氯联苯(总量及分量10项)的分析测试工作。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监测中心、湖北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地质实验室等单位也分别承担了浅层地下水、农产品、土壤矿物等样品的分析测试。这些高质量的海量数据,具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长远应用价值。
4.综合研究工作
2005年4月转入项目综合成果的汇总研究和成果编制阶段。在系统收集浙江省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以往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农业地质、非点源污染、农业环保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农业生态地质填图与土壤地质分类、名特优农产品适生地质环境建模、土壤元素时空演变、农产品安全现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机理、植物元素地球化学图谱、污染元素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体系、农业综合区划、多参数综合地球化学制图方法、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与三维显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