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列述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如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与残胃粘膜糜烂、残胃癌)。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i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现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偶出;如呕血呈棕褐色咖啡渣样,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柏油样黑便,粘稠而发亮,是因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需要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反之,空肠、回肠的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表现为黑便,需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2.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小于3.33-4kpa)及脉搏快而弱(脉率大于120次/分)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5.体征:消瘦,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包块者多见于胃癌;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多见于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黄疸、胆囊肿大、剧烈上腹痛,呕血呈条状血块,提示肝外型胆道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粘膜尤其颜面、上肢皮肤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瘤,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主要是由于炎症或溃疡等,导致食管、胃、胰腺、胆道、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等脏器的黏膜破损、血管损伤,进而产生出血症状,其中,以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乙(丙)肝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较常见病因,约占患者总数的20%左右。曾服用过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等药物,或大量饮酒及吃很辣、很烫的食物后,出现恶心、吐咖啡色甚至鲜红色液体,随后伴有黑色或柏油样便者,则多为出血性胃炎所致。此外,胃癌、食管和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贲门撕裂、消化道息肉、出血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第2个回答  2011-01-14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列述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如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与残胃粘膜糜烂、残胃癌)。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i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现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偶出;如呕血呈棕褐色咖啡渣样,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柏油样黑便,粘稠而发亮,是因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需要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反之,空肠、回肠的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表现为黑便,需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2.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小于3.33-4kpa)及脉搏快而弱(脉率大于120次/分)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5.体征:消瘦,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包块者多见于胃癌;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多见于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黄疸、胆囊肿大、剧烈上腹痛,呕血呈条状血块,提示肝外型胆道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粘膜尤其颜面、上肢皮肤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瘤,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编辑本段诊断依据
  确诊
  1.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 2.呕血和(或)黑便; 3.出血不同程度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4.发热; 5.氮质血症; 6.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 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0-20
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上消化道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如果你长期饮食不规律 可能就会有胃炎 逐渐发展为溃疡,另外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还有进食硬物刮伤食管、急性胃黏膜病变(如有什么大病应激性反应)、药物引起的刺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第4个回答  2017-10-26
胃溃疡和胃炎、最常见的还是胃本身的疾病。其次才是其它原因累及消化道,比如肝硬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