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1、出自宋代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2、作品原文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3、白话翻译: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1、本文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2、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3、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催试官考较戏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

《催试官考较戏作》

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译文: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扩展资料:

《催试官考较戏作》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

作品体裁   杂言古诗

作品出处   《东坡七集》

作者简介

催试官考较戏作:熙宁五年八月,作者监考贡举时作。贡举是封建社会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选拔阶段,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日。这一年却迟了两天——八月十七日放榜,不消说那些考生们是等得颇为焦急的,所以作者有催试官之作。较,能校。考校是指试后的阅卷、评定。

参考资料:催试官考较戏作--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催试官考较戏作》。全文内容如下: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白话译文:

八月十五月色正好,不管是茅屋还是楼台,何况我处如同蓬莱。此时风咮堂前的野桔正香,而剑潭桥边的荷叶也衰败枯萎了。

到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潮水最大也是天下最壮观的,此时钱塘江大潮就像传说中的鹏鸟的翅膀拍击在水面上,激起三千里波涛,也像十万个人不停地向前奔驰,浩浩荡荡,形成一条巨大的白练。观潮的人们拿着青色雨伞和周围的红旗相呼应,白色的浪花打在黑色的河岸上黑白颜色互相闪灭。

可惜,我们难得聚在一起,在这般的美景,在这般的旅行,却不能两者兼得呢?希望试官能加快审核考卷,门外的学子们正颠着脚盼望着呢。

扩展资料: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诗人苏东坡这样赞叹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秋涛”唐宋就已盛行,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自江口逆流而上,犹如万马奔腾,雷声隆隆,气势恢宏,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形成了“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等多种壮美的景观。

当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同情那些望眼欲穿等候成绩的考生,写成了这首《催试官考较戏作》,希望阅卷官挑灯夜战迅速批出考卷,好让考生们轻松愉快地去欣赏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涌潮。

参考资料:催试官考较戏作-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出自《催试官考较戏作》,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原文如下: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扩展资料:

《催试官考较戏作》全文翻译: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

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

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度--催试官考较戏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催试官考较戏作》

催试官考较戏作

【作品名称】《催试官考较戏作》【创作年代】北宋【作者姓名】苏轼【文学体裁】古诗

催试官考较戏作

【创作年代】 

北宋

【作者姓名】 

苏轼

【文学体裁】 

古诗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催试官考较戏作》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轼

【文学体裁】古诗

作品原文

催试官考较戏作①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②前野桔香,剑潭桥③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④,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⑤,组练长驱十万夫⑥。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⑦。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⑧,门外白袍⑨如立鹄⑩。

作品注释

① 熙宁五年八月,作者监考贡举时作。贡举是封建社会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选拔阶段,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日。这一年却迟了两天——八月十七日放榜,不消说那些考生们是等得颇为焦急的,所以作者有催试官之作。较,能校。考校是指试后的阅卷、评定。

② 堂在杭州凤凰山下。咮(音zhòu),鸟的啄。

③ 或言杭州无此桥,疑指作者故乡某处。

④ 指钱塘江潮。八月十八日潮最大,俗称这天是“潮生日”。一直到现在,旧历这一天,还是观潮的日子。

⑤《庄子·逍遥游》说鲲化为鹏,从北海迁到南冥:“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⑥ 组练,组甲、练袍,指武装部队。《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伐吴。”

⑦ 吞屠,吞并,消灭。

⑧ 这句是催试官加夜班看试卷。

⑨ 宋制:没有官职的人穿白袍,以别于穿皂袍的有官职者,所以一般用“白袍”指未仕的士子。

⑩ 立鹄,即鹄立,形容伸着脖子、颠着脚盼望的样子。全首诗仅此二句是催促之词,以上说中秋月,说钱塘江潮,似不相干,实则作者说月说潮以过节、看潮戏催试官,叫他们快点发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