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区别

如题所述

协作机器人相比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有安全、低成本和易于上手的特点。协作机器人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是灵活开放。协作机器人提供丰富的脚本语言扩展库,利用脚本语言的特性,可以使软件具有更高的扩展性和移植性。功能更加丰富灵活。协作机器人可以担当许多角色,通常为服务角色和工业角色。服务型协作机器人用于在公共场所提供信息、运输货物或提供安全保护。工业型协作机器人则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拾取和放置、包装和码垛、组装、机器维护、表面精加工以及质量测试和检查。

遨博协作机器人起源于199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魏洪兴接到国家项目-研发国产协作机器人。在2015年推出国产第一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工业协作机器人。目前遨博的技术先进性和制造研发能力位列全国第一,世界地位第二,已经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领航者。遨博机器人在重复定位精度为0.02毫米,绝对定位精度在0.2毫米。已经和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同一水平。同时遨博机器人已经做到核心部件国产化,实现了关键技术的国产自主可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05
顾名思义,和人一起来工作,传统机器人速度快,危险性强,而协作机器人安装有高灵敏度力传感器,且开启协作模式后速度限制在一个安全速度内,触碰后,机器人在几百毫秒内停止动作,可以让工人与机器人工作范围内一同工作,且有些品牌的写作机器人可以手动引导和编程,但是速度有限,需要较复杂的前期设置和负载设定,另外协作机器人的外观一般不同于一般机器人,大型协作机器人会有外部保护装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15

   协作机器人的兴起意味着传统机器人必然有某种程度的不足,或者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总结一下,主要有三点:

1、传统机器人部署成本高

其实相对来讲,工业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并不高。主流场合使用的机器人,根据负载能力不同,售价区间在¥10w~¥40w。一般情况下一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在5~8年,作为比较高端的工业设备来讲并不算贵。

传统机器人贵在其部署(将机器人安装到工厂并正常运行)成本上,原因有两个:

目前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负责工厂中重复性的工作,这依赖于其非常高的重复定位精度(重复到达空间某些固定位置的能力,一般机器人可以做到0.02mm以下),以及依赖固定的外界环境。为了保证这一点,除了机器人本身的设计要求之外,还需要待加工的产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机器人每次都可以到同一个地方准确的拿取或者执行某项操作。对于现代复杂的流水线作业来讲,在整个产线上为每一个使用机器人的工序都设计这些固定的外界环境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占用大片宝贵的车间面积以及长达数月的实施时间。

机器人的使用难度较高,只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才能熟练使用机器人完成配置、编程以及维护的工作,普通用户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

简而言之,单独的机器人无法直接用于工厂的生产线上,还需要很多外围设备的支持。虽然机器人本身是一种高柔性、高灵活性的设备,但整个生产线不是,一旦涉及生产线变动,费用很高。

2、传统机器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中小企业是目前机器人新兴市场的主要客户,目前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无法很好的满足SME的需求。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目标市场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成的企业,对机器人系统高额的部署费用相对不敏感,因为在产品定型之后,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生产线可以不做大的变动,机器人基本不需要重新编程或者重新部署,可以*大化利用机器人标准化、高效率的特点,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

而中小企业则不一样,它们的产品一般以小批量,定制化,短周期为特征,没有太多的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并且对产品的ROI更为敏感。这要求机器人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快速部署/重部署能力、简单上手的使用方法,而这些,传统机器人很难满足。

此外,在某些机器人应用的新兴行业中,即使是大企业也面临与中小企业同样的问题,3C(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 Electronics)产业是这个方面的典型代表。

3C市场中如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主流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基本上生命周期只有1~2年,短的甚至只有几个月。如果采用传统机器人方案,投入大量资源,耗费数月建设的生产线可能连成本的零头还没收回,所生产的产品就该退市了。而如果对生产线再进行改造,又要投入巨大的资源,这是不可接受的。

除了资金投入,3C行业很多时候更关心时间,常见机器人自动化改造方案耗时1个月到数个月不等,但3C产品无法在每一次换代都等待这么久。那边苹果说“下个月开始生产iPhone7的外壳”,你这边说“先等我1个月把生产线改造一下”,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情况下还是人靠谱,培训3天,立马上岗。

3、无法满足新兴的协作市场需求

工业机器人一直以来都是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设备的典范,但是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与人在一起时的安全性不是机器人发展的重点,因此在绝大多数工厂中出于安全性考虑,一般都要使用围栏把机器人和人员进行隔离。

幸好对于大部分之前机器人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并不需要人的参与,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

由人类负责对柔性、触觉、灵活性要求比较高的工序,机器人则利用其快速、准确的特点来负责重复性的工作。比如组装键盘,可以由机器人把键帽放置到位,人来进行卡扣的工作;再比如组装手机/电脑,机器人负责把主要零配件、螺丝放到合适的位置,人来负责排线安装,卡扣,拧螺丝的工作。

但是如果二者要合作,中间还要隔一个栅栏就太不方便了,人和机器人之间要进行交互,还要先通过安全门,整体效率还不如单独使用人来得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额外的技术来保证机器人与人类可以安全的在同一个区域工作,而不需要栅栏这样碍事的东西挡在中间,即要求机器人具有安全协作的特性。

各大机器人厂商的机器人都配备有各自的安全技术,例如ABB的SafeMove,Fanuc的DCS,KUKA的KUKA.safe,但其安全功能本身还比较初级,例如将物理的围栏换成了虚拟围栏、检测到有人靠近时自动停止,仍然不算是完整的协作安全技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9
协作机器人呵呵 让一群骗子自己去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吧 看他们的泡沫能撑多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