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喝多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如题所述

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领导分享了一篇所谓“励志”或曰“心灵鸡汤”的故事,大意是说两职工晚来一年的升职,另一个原地不动。她去找老板理论,老板让她去问一家来公司考察产品状况的客户何时来,她照办,对老板追问的具体时间、一行几人、交通工具等一无所知。升职的职工则能完全询问清楚,提出具体方案。这个类似的故事我也看过,本身有一定的意义。文章接着写道,老板发来的短信,内容如下:
第一则: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
第二则: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 先学着让自己值钱。
第三则: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
第四则:干工作,没有哪个是顺利的,受点气是正常的。
第五则: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
第六则: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只有先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有职业高度。
第七则: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送你三个字:用心干!
这些话本身有一定道理,但也暗含着不应该“想太多”的麻醉剂。


毒药

文章引用马云的话,抄录如下:
十种人拿不到高薪,更不值得培养!
一、想双休的人。
二、想朝九晚五的人。
三、想靠底薪生活的人。
四、没有企图心的人。
五、没有与时俱进思维的人。
六、做事慢悠悠的人。
七、做人没品的人。
八、不敢担当的人。
九、老觉得自己产品太贵的人。
十、老抱怨公司不足的人。


马云

我不清楚这十句话是不是马云说的,就算真是马云说的,也不见得就对。比如第一句,“想双休的人”,想双休怎么啦?双休是法定的休息权,除非是特别行业,比如商业等。“想朝九晚五的人”又怎么了?难不成要下了班还要卖给单位?“老抱怨公司不足的人”,这就更奇怪了,公司有不足就不允许人说了?非要对公司山呼万岁不成?如果说,这段所谓马云说的话还有几分道理,下面的话就是赤裸裸的扯蛋了。文章这样写道:


任正非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说“很多人问我,来公司工作有没有双休?需不需要加班?我笑而不语,客气的请他们离开了公司。欲求安逸,为何还要出来工作?直接窝在家里不就七休了吗?”这段话纯属扯蛋,要双休居然就是安逸,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像驴拉磨那样,套上就得转才合理?至于“直接窝在家里不就七休了”则纯属放屁!按照这个逻辑,要求休息,就是不要工作了?是否加班,应本着自愿原则,且必须按劳动法的规定付加班费,凭什么问一问加班就要走人?接着,文章给出了类似“心灵鸡汤”的话:一付出就在想回报,机会已经远离你。一做事就在想个人利益,收获已经远离你。一有起色就想谈条件,未来已经远离你。……


鲁迅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我横竖睡不着,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我水平高,用不着看半夜,看一眼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不过是“心灵毒药”。员工在公司出卖的是劳动力,是一种商业交换,付出了理所当然要回报,天经地义。不然,就算是有再多的“机会”,不过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机会而已。我也不主张把个人利益无限扩大化,但希望所谓的“不想个人利益”,一味无私奉献,纯属愚弄。有起色就应该谈条件,价值高了,就要在价格上有所体现,正常不过,怎么会“未来远离”?

那些老板、领导在用“心灵鸡汤”教育员工的时候,我感觉有必要先教育一下自己。当我们喊出“顾客是上帝”的时候,日本企业旗帜鲜明地提出“员工是上帝”。在过去,中国劳动力充足,资本处于绝对的强势,于是就有了这些霸王条款。现在中国劳动力已处于数量的绝对下降,不注意提高劳动者待遇,提高劳动者素质,路注定会越来越窄。你让员工不快乐,员工就会让你的客户不快乐,你的客户不快乐就会让你不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03
心灵营养过剩了人的思想会变混钝,自我冲突,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真实的结果。套用一句,读书百卷,不如行万里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4
“鸡汤喝多了”就是那种文章看多了,只知道感动自己,却不能看透本质。
“鸡汤”是指“心灵鸡汤”,意思是类似于成功学或者微信小文章那样,用华丽的语言来麻痹你接受现实却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鸡汤是深受丧比喜爱的一种兴奋剂。累了困了,使用此物就能满血复活。同时也是文艺青年自拍日常装逼的必备佳品。
“心灵鸡汤”,意思是类似于成功学或者微信小文章那样,用华丽的语言来麻痹你接受现实却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
第3个回答  2016-02-03
会变得文艺,矫情
第4个回答  2016-02-03
会很作,鸡汤还是不要看太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