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故事与经变故事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佛教本生故事是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依据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教义,佛教徒认为像释迦牟尼这样的圣人,在修道成佛之前,经过无数次的善行转世,无私奉献,历经磨难,最后才能修行成佛。这些有关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东南亚诸国优美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为底本。佛教徒为了把释迦牟尼说得神圣伟大,宣扬释迦牟尼的前生曾是普救众生,忍辱苦修的国王、太子、贤者、善神、天人或者是动物中的鹿王、猴王、象王、狮王等种种不同的化身,佛教徒把这些优美的故事编纂附会到了释迦牟尼的前世身上。

本生故事画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画中绘制最多的佛教故事画之一,主要内容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九色鹿拯救溺人、善事太子入海求珠、鹿母夫人生莲花、须达拿太子本生等。这些故事画依据《六度集经》、《大智度论》、《贤愚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行经》、《大般涅盘经》、《九色鹿经》、《睒子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佛经绘制。敦煌石窟壁画中的本生故事画由于年代不同,结构形式多样,主要有①主体单幅画:以一个画面表现故事的一个典型情节。如第275窟北壁的《月光王施头本生》。②组合画:以故事中的核心情节为主,把其他情节画在四周,如第254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③连环画:以横卷或竖轴多幅画面的形式,表现有时间、有地点、有完整情节的故事画,如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④屏风画式:把故事情节绘在屏风画上,一屏一个或几个情节,屏风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故事,如第98窟的《贤愚经》故事画。⑤经变画式:有的故事是某一佛经中的主要内容,因此绘制大型经变画时,就把故事情节画在了经变画中。如《金光明经变》两侧以条幅连环画式配《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流水长者驮水救鱼本生》故事。敦煌石窟中的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6
本省故事
佛家故事——贫人本生
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是一个贫穷得一无所有的人,跟随结伙贸易的商人一起去其他国家。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每到一处,都要布施穷乏,拔济众生的困难。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

菩萨答道:“人的身体不过是假借的身躯,最终总是要被抛弃的。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不安。我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代替海中的小鱼挽救它们短暂的生命吧’说完立即跳人大海之中。海中大鱼吃饱了,使无数小鱼得到了活命。

菩萨捐弃了自己的身体,灵识又化为一条鱣鱼之王,身长约有一里光景。海边上有一个国家,正在遭受干旱灾害,庄稼都被枯死了。黎民百姓饥谨难忍,最后发生人吃人,相互吞吠的境地。大鱼见到这种悲惨的情景,痛苦地流泪想:“众生为了活命,昏迷到相互残杀吞食的地步,这是多么惨痛的灾难呀!我的身体有约一里长的肉,可以解决百姓半个多月的饥荒呀!”大鱼随即游到这个国家的海边,搁浅在海滩上。

全国百姓看到一条大鱼搁浅在海滩卜,举国上下都来割它身上的肉充饥,以求活命。鱼身上的肉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几个月下来,鱼还是活着,鱼肉生长不止。

天神见到很不忍心,因此下界到鱼旁说:“你这样忍受数月不断割肉的痛苦,怎么能忍受得了呢?为何不早些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就可以脱离割肉的创痛啦!”

大鱼说:“我自己如果断绝了生命,神识离开了,躯体就会腐烂,百姓以后饥饿了,还会相互吞吃。我不忍看到人吃人的惨剧,其心为此事感伤’

天神听鱼所言非常感动,尊敬地说:“菩萨胸中所怀大慈大悲之心,是难以起及的’天神们也为之感叹道:“你以后必定会成佛,普渡我等苦恼的众生。

国中有人用斧头砍下了鱼头,大鱼立刻就死了。灵识即投生王宫,成为这个国家的王太子。太子出生后就有圣人的智慧,具有四恩的大慈,泽及众生,犹如天地。谈到民众的穷困的情况,往往硬咽得说不出话来。

然而国内仍然干旱。太子每逢饭食时,都是清心严肃地默对着食品,然后叫人将饮食撤下去,拒绝人们再给他送献食物,并跪到地下叩头仟悔说:“百姓遭受痛苦,罪过是在我的身上。愿意丧失我的生命,求上苍惠赐雨水给百姓吧’

他天天这样哀求、哭诉,如同最最孝顺的儿子失去了圣贤的父亲那样。精诚之心远达十方世界,感动了十方佛土的五百圣贤来到这个国家。新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喜欢得忘记了自己,亲自叩头奉迎,请到正殿上款待。皇后、太子全部虔诚肃敬地站在边上侍候。国王以最美的饮食,最好的服装供养众圣贤,使他们都能满足所需,并五体投地跪下叩头,涕泣而说道:“我心地污秽,行为恶浊,不符合要尊敬佛法僧三宝和报“四恩”的教导,导致干旱害苦了全国百姓,应当惩罚我的罪过,把我流放到艰苦的地方。国内连年的枯旱,百姓深处在饥饿、困苦、怨恨、悲痛的情境之中,恳求各位圣人为我国百姓消除灾害,将罪报降到我个人身上。”

诸圣贤安慰道:“你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慈悲而又仁爱。功德已与帝释天相同了。十方诸佛都是知道的。今天授给你福报,希望你不要再悲戚了。你赶快下令,叫全国的百姓都去种稻谷吧’

国王遵照圣贤们的教导,立即下令全国百姓都去种稻谷。国内男女都积极参加,没有一家不听令的。由此因缘,稻谷都化成了瓜。管理农业的大臣向大王禀告了这件奇事。国王说:“等瓜熟了再说。”

成熟的“稻瓜”覆盖了全国土地。瓜中都包含着稻谷,每只瓜有数斜的稻谷,而且这些稻谷芳香,香味溢满全国。举国上下欢欣无比,大家都赞叹和歌颂国王的功德。四周其他原来不和睦的邻国,也都来进贡称臣了。许多黎民百姓都移居到这个国家。国界逐日扩大延长,许多小国率土来归。全国臣民都持戒归命三宝。后来,国王和臣民们寿终之后都往生天界生为天人了。

佛说:“当时那个贫困之人就是我的过去身,我累劫之中仁慈惠施拯救众生,今日终于成就佛道,号天中天,为三界中的大雄。”
经变故事
中国佛教美术史中,或者在谈论敦煌艺术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遇到“经变”这个词。什么叫“经变”?经是佛经,变是“变相”或“变现”,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换句话说,经变就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经变画与北朝时期流行的本生、因缘与佛传故事画不同,它们不是提供给僧侣们坐禅观想用的,而是为了向信徒们宣扬佛经的真正内涵。熟悉佛经的少数高僧,当然只需要看看就能加深印象,而面对广大的普通信徒,特别是一些不识字的人,更多的还是由和尚指点着画面,来向他们讲解某部佛经中的道理。天水麦积山西魏时期的第127窟里已经有了简单的经变画,敦煌莫高窟隋代中期的石窟,也出现了只表现一部佛经中一品(品类似现代书中的小节)或数品,或是经中代表性场面的小型经变画。
回答的不全面 建议去百度下吧
第2个回答  2013-11-16
一, 本生故事   佛教的教义认为,生命轮回,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一个人能成佛也不是一生一世的德行就可以做到的,释迦佛在成佛前也经历了许多生、许多世的苦难磨练,做了许多的自我牺牲的善事,这些世世代代的善事积累起来,最后,才成为佛。所谓本生故事,就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以前其它“生”中所做的各种善事。

二,经变画   所谓经变画,就是指根据佛教经典创作的壁画,或者说,以表现佛教经典为内容、以顶礼膜拜为目的的壁画。

为了你的理解,我漏了一点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