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中央银行的三个基本工具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如题所述

中央银行的三个基本工具包括:
1、存款准备金政策;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传统上,货币被认为主要行使三种职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货币的核心是信任,是不信任的各方对中间方(货币发行方)的信任,并形成了有关货币的共识。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主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
公开市场业务: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所谓广义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所谓狭义公开市场,是指主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量大,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量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