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三大工具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

如题所述

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2。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 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
◇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5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即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也称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共性 1.它们都属于“量”的控制。即主要是通过对信用总量的调节,以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和资金成本,从而调控整个宏观经济。 2.它们都不能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用途。由于它们都是从量上进行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方式,这就有两种结果:一是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说,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经营机制。二是从国家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方式来说,则仍然显得不够充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5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货币供给的环节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记账货币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有三种途径:
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或贵金属;
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
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发放再贷款
第3个回答  2012-12-15
请问: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三大工具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