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县有多少个乡最好能说出这些地方的名称谢谢

如题所述

湖南平江县11个乡、镇

乡镇简介
(根据当地政府网站内容整理,数据截至时间不详)
平江县城:位于汨水北岸,仙江河、三望冲水于此汇注汨水。旧城中心原名鹤岭,处县境中部略靠西南。唐元和四年(809),原昌江县治由中县坪迁此。县域建制,1935年名汉昌镇,1950年12月改名城关镇,后改为汉昌镇。今县城范围东至三阳乡,西南抵瓮江镇,北连梅仙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北纬28°42′。西南距长沙112千米,西北距岳阳市区140千米。2000年城区规划面积5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2万人。
安定镇:位于平江南部,东北接三市镇,西南近浏阳市社港镇,东南邻思村乡,西北接三阳乡。民国时期为5区安定乡;建国后为思安乡,隶2区,1956年为安定办事处所属之安定乡、安定镇,1958年为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为安定区安定公社。1984年建为乡级镇。1995年,大桥乡、长田乡、安定镇合并为安定镇。面积165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其中农业人口5.9万余人。辖44个村,2个居委会,644个村民小组。镇区官塘,自1958年以后即为社、区、乡机关驻地。
三市镇:位于县域东南,距县城20千米。镇域民国时期属3区献钟乡。建国初为三市乡,1956年置爽口乡;1958年隶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安定、爽口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由原爽口、三市两乡合并而成三市镇。面积140平方千米,总人口5.08万。辖35个村,1个居委会。镇区三眼桥。原爽口乡政府驻地牛串坪集镇。
嘉义镇:距县城42千米。民国时为义口段、嘉义乡,辖9保,隶2区;大革命时期设有苏维埃区级政权。1949年置嘉献乡,1955年改为嘉义乡,隶7区;1958年为嘉义人民公社;1961年献钟区更名为嘉义区,1984年社改乡,随后建嘉义镇,隶属嘉义区。1995年撤区并乡置嘉义镇。面积360平方千米,总人口49958人。辖5个管区、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5个居委会、488个村民小组。除嘉义镇区辖区外,还有泗洲、献钟、东山、谢江等4个小集镇。
长寿镇:位于县域东南,北邻龙门、木金、咏生等乡镇,东连南桥乡,南接黄金洞乡,西近嘉义镇。清代为凤栖乡20都,民国为长寿区、长寿乡。建国初为第3区,后改长寿区。1981年置乡级建制镇。1995年4月,由原长寿镇、长寿乡、桂桥乡、邵阳乡合并建长寿镇。面积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辖51个村,3个居委会。镇区长寿街。
龙门镇:位于平江县城东部,罗水上游,距县城76千米,东邻江西修水县余塅乡和大桥镇,东南靠南桥乡,南邻长寿镇,西接木金乡,北连大坪乡。清咸丰时设有龙门关。镇域民国时为2区龙门乡。建国后置龙门乡。1995年,龙门乡、大口塅乡、泉水乡合并为龙门镇。面积205平方千米,总人口9575户、37203人。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37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大口塅。
梅仙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平江县城15千米。镇域清代为南江乡11都,民国时期为梅仙区梅福乡。建国后初隶4区,后置梅仙办事处,1958年为梅仙人民公社,后改为乡,1984年建镇为梅仙镇,1995年,团山乡、柘庄乡、梅仙镇合并为梅仙镇。面积205.3平方千米,总人口60489人。辖36个村,2个居委会,603个村民小组。镇区为梅仙。
瓮江镇:位于平江县境西南。建国前瓮江属西阳乡,建国后划归6区,1958建瓮江公社,1961年恢复瓮江区,辖浯口、三联、瓮江、双江、河东5个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将原瓮江乡、双江乡、河东乡和三联乡的坎头、中村、塘城3个村合并建瓮江镇。面积248.8平方千米,总人口13846户、51233人。辖47个村、1个居委会,村民小组555个。镇人民政府驻水口嘴。
浯口镇:位于平江县西部,距县城41千米,东接瓮江镇,南与长沙县交界,北界汨罗市,西靠伍市镇。镇域清代隶富华乡15都,民国初隶协和区,后隶4区南阳乡。建国后,初隶6区,后隶瓮江办事处,1958年隶瓮江人民公社,后改社为乡,1984年置浯口镇。1995年由原谈岑区的西江乡、瓮江区的浯口镇和三联乡的8个村联建浯口镇。面积198平方千米,总人口9904户,38793人。辖34个村,1个居委会,399个村民组。镇政府驻地浯口。原西江乡驻地甘棠。原为三联乡政府驻地三联集镇。
伍市镇:位于县境西部,与汨罗市新市镇接壤。清代为富华乡16都,民国初隶永绥区,后隶4区绥安乡。建国初期合并为平绥乡,隶14区,60年代末改为栗山区,下设栗山、三和、时丰、向家四个乡镇,1995年,栗山、三和、时丰3个乡合并建伍市镇,因镇政府所在地有古地名伍公市而得名。面积217平方千米,总人口15577户,65735人。辖4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区伍公市(伍市村)。原时丰乡驻地椽皮岭。原栗山乡人民政府驻地栗山巷。
向家镇:建国前属平江县第4区平安乡,辖3个保。建国初属平绥乡,1952年建向家镇,为区属镇。1956年设向家办事处,辖三和、向家、栗山、时丰4乡、66个农业社。1958年9月属灯塔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属栗山公社,1961年4月体制缩小为向家公社,1982年社改乡,1984年建为建制镇。面积41.4平方千米,总人口4308户,15942人。辖11个村、1个居委会、122个村民小组。
南江镇:位于平江县北境,与岳阳县、通城县、修水县三县毗邻,距县城43千米,距岳阳市区98千米,距通城县城37千米。镇域清代为南江乡,民国时期建有南江区。建国后为南江办事处、南江区、南江公社。1982年建为乡级镇。1995年,原南江镇、南江乡、昌江乡、石浆乡合并而成今镇。面积196平方千米,总人口7.18万人。辖5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2000年,镇区南江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万人。原石浆乡政府所在地石浆集镇。原昌江乡镇府所在地昌江集镇。
三阳乡:位于县境中部,分别与瓮江、安定、三市、城关、天岳开发区5个乡镇接壤。面积214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辖42个村、510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三阳街,已经融入平江县城区。浊水集镇是原浊水公社、浊水乡政府所在地。
余坪乡:建国前为岑川乡。建国后为谈岑区谈胥乡、张市乡。1995年,谈胥、张市两乡合并为余坪乡。全乡面积181平方千米,耕地2.4万亩,总人口37000人。辖28个村。乡人民政府驻余坪,1995年建余坪乡后,集镇改名余坪。原张市乡政府所在地张市集镇。
钟洞乡:乡域清代属太平乡5都,民国属5区三联乡。建国后隶钟洞办事处、钟洞区、钟洞公社(后复为区)。1995年4月由原钟洞区公所的钟洞、恩溪两乡合并建为钟洞乡。面积159平方千米,总人口30000万人,耕地1.9万亩;辖28个村、380个居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童市。原恩溪乡政府所在地恩溪集镇。
板江乡:位于县境北部,南邻南江镇,北与湖北省通城县相连,建国初为全福、南源、小水乡,合作化时为板江乡,后隶幕阜人民公社,1982年改社为乡。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14300人。乡人民政府驻板江集镇。
冬塔乡:位于县境北部,北与湖北通城县相连,南毗南江镇。清代属南江乡十三都,民国属南口区十一保。建国后属南江区冬塔乡、冬塔公社,1982年复名乡。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22500人。辖1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上塔市。
思村乡:位于县境南部,南邻浏阳县,北靠安定镇,东接嘉义镇,西连三阳乡。建国初为二区思村乡,六十年代为思村公社;1982年社改乡;1995年,由原思村乡、芦洞乡合并建为思村乡。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2000人。辖23村、278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思和。原芦洞乡政府驻地芦洞集镇。
黄金洞乡:位于县境东南角,东邻江西省铜鼓县棋坪镇,南接浏阳市大围山镇,西连嘉义镇,北靠长寿镇、南桥乡。建国初先后名黄金乡、黄金公社,地名普查后改为黄金洞乡,因境内有大小48洞,盛产黄金,故名黄金洞。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4196人。辖16行政村。乡政府驻寺下集镇。
木金乡:位于县境东部,东靠龙门镇,西、南邻长寿镇,北连虹桥镇大坪乡。建国前为木贞乡七保;建国后为木瓜、大桥、三合、金坪等乡;1995年撤区并乡,木瓜,金坪乡合并为木金乡。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24000人。辖14个村,142个居民小组。乡政府驻木瓜集镇。
大坪乡:位于县境东部。东邻江西省修水,南接木金乡,西连虹桥镇,北近湖北省通城县。建国前为5区天岳乡六保;建国后为大坪、桂林、姜源、黄龙等乡,公社化后为大坪公社;1995年与浆市乡合并为大坪乡。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21000人。辖21村、220个村民小组。因建国初乡机关驻地为一块大荒坪,故名大坪。乡人民政府驻大坪集镇。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82256.htm#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1
城关镇,三阳乡,安定镇,三市镇,伍市镇,岑川乡,板江乡,冬塔乡,南江镇,虹桥镇,大坪乡,龙门镇,木金乡,南桥乡,长寿镇,加义镇,思村乡,童市镇,咏生乡,黄金乡,三墩乡,梅仙镇,大洲乡,余坪乡,瓮江镇,浯口镇,向家镇。共27个乡镇.另外还有天岳经济开发区和伍市工业园。
我是土生土长平江人,现在还是叫城关镇。
三楼提供的数据已经过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1
平江县辖15个镇、12个乡:汉昌镇、安定镇、三市镇、加义镇、长寿镇、龙门镇、虹桥镇、南江镇、梅仙镇、浯口镇、瓮江镇、伍市镇、向家镇、童市镇、岑川镇、三阳乡、思村乡、咏生乡、黄金洞乡、南桥乡、木金乡、大坪乡、冬塔乡、板江乡、大洲乡、三墩乡、余坪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