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出不了F1赛车手?差距在哪?

如题所述

F1是田赛金字塔的顶端,预计将是主场。然而,赛车文化并不取决于哪个国家可以生产F1赛车手,而是取决于人们对赛车运动的理解程度。用土壤,然后播种,再“水”发芽,种植目前国内赛车土,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下面是问题的后半部分:“差距在哪里?”

中国刚刚处于有钱的初级阶段,最近10年,大家都有车了,但是欧洲,汽车可是有了百年历史,西方国家富裕了好几十年了。

这几十年的时间,现在我们有钱了,正在追回来,我们看到现在有叶一飞等人也在欧洲比赛,F1赛车手,将来一定会有的。

然而,这需要积累,赛车文化,市场环境,都不是一朝一夕。在中国很少有人喜欢赛车。此外,模拟驾驶的赛车游戏在中国根本不在榜单上。锦标赛上从来没有任何赛车比赛。即使我们先组织优秀的比赛,这也是一种方式。也许未来的赛车运动将是全世界坐在模拟器上,戴着虚拟现实头盔的一群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3
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钱。要想成为一个F1赛车手,必须从小时候赛车天赋被发现再到十几年把钱不当钱似的玩命训练,训练用的赛车、装备、训练场地之类的烧钱玩意就不说了,一个好赛车手最重要的部位——脖子的训练需要用的各种器械就不便宜,还有那些营养费、服装费、吃饭住宿费、车子坏了之后的修理费等等等等,无数个等,完全不是平民屌丝能承受的起的。支撑一个人做梦都想成为赛车手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但要想名利双收告诉你首先你得去卖血并且就算你卖血了能玩赛车了你也不一定能成为F1方程式的冠军,估计你这个梦想还是宅在家里玩游戏来实现比较快吧。
安全系数太低。完全不是目前基本是独生子女父母们愿意让家里的倒霉孩子参加的,有点家底的想让孩子子承父业、没有家底的就想让孩子发愤图强当官发财,玩赛车这种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爱好也不是只能付得起孩子学个围棋、象棋之类的爱好的学费的家长们HOLD得起的。
其三,环境。要是哪天,赛车的训练场地、教练、学生之类的能像乒乓球台、羽毛球场那样到处都是,估计F1赛车的冠军早就有中国人拿到了。这样的环境,那可是真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做赛车手们的噩梦,想练这个赛车都没这个地,何谈当车手夺冠?
第2个回答  2019-08-14
首先,优秀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在中国,F1赛车没有形成巨大的气候和车手的人群,所以由于选拔的余地小而难出优秀的选手。反观乒乓球等赛事的群众基础,却是前浪推后浪的澎湃之势走向今日的辉煌。其次,人们的认知,政府的引导,资金的投入,运动的兴起,与国外先进的赛车事业均有差距。赛车在中国对大多数人还处于新概念的范畴,各地少有相关的培训机构;个人投资亦较少;在重大赛事中突出成绩少见,带动不起人们的参与热情。象丁俊辉那样优异的台球效应就吸引人许多认识人们的兴趣与爱好,从娃娃抓起在民间逐步形成。最后,每项体育运动,需要大众的参与才能具备与世争雄的实力,这激励我们,创造更多财富,提高认可水准,开辟推广渠道,形成民众气候,吸收先进理念,走向更高层次。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9-08-13
中国不是出不了F1赛车手,主要原因还是这项赛事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参与者不够多,热度不太大的原因造成的。另外赛车需要从小培养,而培养赛车爱好是一项相当费钱的活动,除非国家或大企业赞助,否则不可能有大的群众基础,基数不够大几乎是不可能出来人才的,好在现在国内车企不少,也有了好的赛事和选手,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出现F1顶级赛手的。钱!赛车需要从小培养,从小培养赛车爱好是一项相当相当烧钱的活动,对比中国老百姓收入和国内油价车价,真心不可能有大的群众基础,基数不够大几乎是不可能出来人才的,而且也没地方练啊,再者,绝大部分中国人传统教育观念也不支持爱好这种东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比什么都强的观点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如此,给孩子报个班学学美术音乐的根本算不上培养爱好,那些各个领域出众的天才,家庭几乎是倾力而出去培养的,能做到这样的家庭,万中无一中国不是每项运动都需要站上巅峰。F1方程式赛车,是项很专业的赛事。影响力在车行业里面属巅峰般的存在。中国没有好的赛车手,是环境,影响力没提高到那种程次。这需要很专业的教练,场地,资金等资源来填充。很多东西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国内目前还没有人达到F1级别。马青骅目前是有戏,实力和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是他目前的问题是,HRT是个小车队,如果来支付这笔花销,找到赞助商才能跑比赛,这很关键。据我了解他的家境一般,赞助商也在找。至于以前谣传的其他几个车手,基本都没戏了。因为汽车文化在国外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和推广,还有其经济实力的强大, 使得汽车文化可以普及大众,让国民能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所以车手层出不穷 ,反观中国也是最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变得繁荣富强,但是依然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和欧美这些汽车工业大国还是有一定差距。全民普及赛车文化还不是时候,因为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力量做支持才能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赛车手。所以中国的赛车手不如国外那样厉害。首先是赛车文化;相信如今还是有不少国人把赛车比拟成飙车,在这些人眼中,街道赛车手就相当于坏小子,十有八九是不会被家里认同的,给人就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而且基本不会有人把赛车认为是一种终身的事情去做。虽然中国是个超十亿人口的大国,但是连车都买不起的群体还大有人。总的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赛车文化氛围,而且从小玩的起赛车的人少之又少,偶尔出生几个有天赋的人才又被埋没了。中国想要在赛车领域玩出名堂,还有很长的路还走。
第4个回答  2019-08-13
在中国,虽然国内知名的赛车场并不多,但是却有着两个F1级别的赛车场,分别是上海国际赛车场和珠海国际赛车场。在国内F1级别赛车场是有了,但是F1赛车手却一个都没有,要知道,我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出不了职业F1车手呢?
首先是赛车文化;相信如今还是有不少国人把赛车比拟成飙车,在这些人眼中,街道赛车手就相当于坏小子,十有八九是不会被家里认同的,给人就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而且基本不会有人把赛车认为是一种终身的事情去做。虽然中国是个超十亿人口的大国,但是连车都买不起的群体还大有人在,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不足等因素也淹没了不少拥有驾驶天赋的人才,连感受驾驶的乐趣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发展呢?
其次是缺乏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在中国,让那些赚的盘满钵满的合资车企拿钱出来建F1车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靠民营企业,但是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业水平又相对落后。而且目前自主车企都基本是以制造经济型轿车为主,连跑车都还没完善,又怎么可能造出高水平的赛车呢?当然,如果说非要弄个中国F1赛车手出来也并不是没可能的。比如:拿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去砸现有的F1车队,赞助条款上指名必须要有中国车手参赛,或者干脆买一支车队。相信只要钱够多,还是会有车队心动的。但是这样得来的F1车手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就是身体素质;F1车手需要在平均50多度的车厢内,穿着厚重的赛车服,并且在移动迅速的F1赛车中呆上两三个小时,不仅如此,赛车强大的横向加速度也会让不少人头晕眼花,并且赛车的油门和刹车都是非常的重,如果错过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很容易就会车毁人亡。
2018年F1匈牙利站,当天赛场的温度高达33度,而车内的温度更是达到了80度,在12圈时在车手莱科宁饮水系统坏了,但是在没有一滴水摄入的情况下,莱科宁忍受着巨大的高温和高负荷,并且跑完了52圈,还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个故事就足以证明F1车手的身体素质有多么强了。
总的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赛车文化氛围,而且从小玩的起赛车的人少之又少,偶尔出生几个有天赋的人才又被埋没了。中国想要在赛车领域玩出名堂,还有很长的路还走。
相似回答